1、 第第 1 页页 共共 7 页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005 年 06 月 03 日 学生 姓名 学号 专业 土木工程 题目 名称 某高校综合教学楼 课题 来源 指导教师指定 主 要 内 容 设计任务和和原始资料的收集 设计思路 设计步骤 方案和细部分析 设计 步骤 及方 法 方案确定截面尺寸的初估及计算简图的确定荷载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 框架侧移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 架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截面设计楼梯设计屋面、楼面设计基础设计 次梁设计 具体计算方法见结构计算书 主要 成果 计算书一份及相应的图纸 时间 安排 3 月中旬至 6 月初 备注 第第 2
2、 页页 共共 7 页页 开 题 报开 题 报 告告 摘摘 要:要: 教育产业的发展为校园建筑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条件,因而设 计者必须与教育产业的发展相适应。立足于有利于学校的高效运作和可 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投入,节约教育资金和土地资源,调整 功能空间,落位于多功能配套使用 8 。遵循上述原则,拟建一综合教学 楼。经地质勘察报告和现场调查分析,该综合教学楼选址合理。 关键词:关键词:设计思路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环境设计 地基与基础 方案比较 一一. .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 该综合教学楼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结构及选型力求 简单。立面布置应使其简洁明快,但又不
3、失层次感。这就避免了采用“一”字型 结构形体的呆板。房间布置力求合理,以达到最佳配置。不浪费有效空间部分。 二二. .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1.1. 建筑选型建筑选型 本拟建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 2 5346m,位于学校的教学区,场地狭长。其东边为一 办公楼,由一条南北道路分开,该条道路上人流较多。其南边相隔10m为已建教学 楼区。北边一块草坪,一人工湖与其相邻并将综合教学楼与生活区分开。综合教 学楼西边为图书馆。由其所处位置及场地情况,选用“一”型。长59.4m,宽 18m。这种形体不仅能解决场地限制的问题,且与校园建筑总体布局相协调。采用 “一”字型,不仅能使教学楼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而且使
4、得教学楼外部具有 较大的活动空间,以满足其它设施的空间要求。 2. 2. 空间分配空间分配 1)1) 教学用房教学用房 宽敞、开放、灵活的教学单元,不仅可以满足灵活的教学要求,而且也为学生和 教师提供了必要的交往空间。为了满足教学,方便管理,应合理布置房间教学用 房和辅助用房。一层布置实验室和教师办公室。因为实验器材大多笨重,搬运困 难,且放于上层将增大楼面荷载。教师办公室集中布置,可便于教师办公,避免 第第 3 页页 共共 7 页页 了学生与老师的相互干扰。普通教室设于二、三、四层,方便教学和学习。五层 为使用较少的计算机房、语音室及多媒体教室。 2)2) 辅助用房辅助用房 厕所布置于每层的
5、两端,它距工作用房的距离满足要求,且不占据优越的空间。 在每层设一水房,为学生和教师饮水提供了方便。我还在底层入口大厅的上部的 二、三、四层每层设一6.67.8mm的休息处,此处为主要的教学活动场所,采用大 的落地窗,在课间可以供学生放松、休息,缓解视力和脑力疲劳,以提高学习效 率。这样设计还可以使教学楼的通风采光效果大大提高。值班室位于底层大厅 处,方便了教学楼的管理。 3)3) 楼梯楼梯 考虑到教学楼人流密度大,交通疏散困难的问题,并且根据综合教学楼外部的交 通情况,在综合教学楼布置两部部楼梯,分别位于教学楼的南端和中间部位,位 置清楚,疏散线路明确,避免了上下课人员拥挤的情况。楼梯的宽度由通行人数 的多少和建筑防火要求决定的。因本综合教学楼长59.4m,小于最大允许长度 100m,每层建筑面积 2 1069.2 m,小于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2 1200m的要求,因而按耐火 等级三级设计,楼梯的布置保证了距楼梯最远的教室距楼梯小于30m,满足了建筑 防火中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5 。 4)4) 交通联系交通联系 水平交通:采用内廊“一”字型,走廊宽2.4m,避免了人流交叉拥挤。垂直交 通:两部楼梯使上下层之间有效连接,容易拥挤的的楼梯平台部分,主楼梯采用 2.4m的大平台。整个教学楼的地面均采用浅色水磨石地面,这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