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设计设计)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转炉炼钢厂年产500万吨合格钢坯初步设计 学生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姓 名 XXX 职称 学位 教授 开题报告内容要求: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研究动态、见解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4、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5、主要参考文献 一、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一、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尤为重要,而在西部大开发的建设过程中,贵 州的钢铁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极大刺激了钢材需求, 我国电价高、废钢资源贫乏和连铸的推广等因
2、素促使氧气转炉炼钢快速发展;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 费大国,我国转炉钢年产能力占全国钢产量的 89.47 1。粗钢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粗钢总产量超过 26 亿吨,是“十五”期 间粗钢总产量的 2.2 倍以上。与此同时,粗钢消费量持续增长,2006-2010 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 平均增幅达到 11.41% 2。进入 2011 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继续推进 落后产能淘汰和钢铁企业整合重组。 根据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的要求, 预计到 2015 年, 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将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
3、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资源保障程度显著提高, 钢铁总量和品种质量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部分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3。因此我们在修建钢铁厂的时候要注意加大高新技术的投入量, 改进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做到科学合理布局,转炉炼钢,精练,连铸一体化,提高原材料使用率, 降低能耗,减少污染,高效生产高质量钢材 4。在本次设计中,我选择年产 500 万吨合格钢坯转炉 炼钢厂初步设计的课题,结合目前转炉设计的新趋势,设计转炉炉型和炼钢厂,也是为了能通过本 次毕业设计培养自身独立工作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
4、能力。因此我们在修建钢铁厂的时候要注意加大高新技术的投入量,改进现有 的设备和技术。做到科学合理布局,转炉炼钢,精练,连铸一体化,提高原材料使用率,降低能耗, 减少污染,高效生产高质量钢材 5。 钢厂地址的选择:拟建造在六盘水。原因一:如果建造在贵阳这种较为平坦的地方固然较好, 但是环境污染很大,这与政府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意愿相悖;原因二:如果建造在贵州省内其他市区, 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条件有限或困难;交通上,六盘水是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及未来 西南地区又一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原因三:六盘水相对贵州其他市区,有着一定的矿产资源,如, 煤炭资源,可以就地取材,减少了交通运输成本和很多资源
5、的浪费,其中尤以能源矿产煤炭及煤层 气最具优势,在全省乃至江南占有突出地位;铁、铅锌、水泥原料、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等 亦是该市具有重要价值的矿产。六盘水市矿产具有资源较为丰富,优势矿产突出,主要矿产分布广 泛而相对集中,规模大,质量良好,资源潜力大等特点。发现的矿产已达 45 种以上,其中不同程度 探明资源储备的有 26 种,共有资源储量产地 133 处。原因四:六盘水地理位置相对较好,铁路运输 便利。而且也将成为西南地区又一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不仅彻底改变西南网结构,增加路网的灵 活性,增加内陆省份与沿海港口城市的联系,对保证铁路送八大,安全营运,促进相关地区的物资 交流、繁荣市场及发
6、展区域经济都有着重要作用 5。 二、研究动态、见解:二、研究动态、见解: 从 1856 年,英国人亨利发明了酸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也称为贝塞法,第一次解决了用铁水直接 冶炼钢水的难题,从而使钢的质量得到提高,但此法要求铁水的硅含量大于 0.8%,而且不能脱硫。 目前该方法已被淘汰。1865 年,德国人马丁利用蓄热室原理发明了以铁水、废钢为原料的酸性平炉 炼钢法,即马丁炉法。1880 年,出现了第一座碱性平炉。由于其成本低,炉容大,钢水质量优于转 炉,同时原料的适应性强,平炉炼钢法一时间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炼钢法。1899 年,出现了完全依靠 废钢为原料的电弧炉钢法,解决了充分利用废钢炼钢的问题。20 世纪 40 年代大型空气分离机的出 现,使氧气制造成本大大降低,这样为氧气在炼钢中应用奠定了基础。到 1952 年,奥地利的林茨城 和多纳维兹城先后建成了 30 吨的氧气顶吹转炉车间并投入了生产,所以此法也成为 LD 法。而我国 钢铁企业间先进与落后的技术装备水平多层次并存,石灰的质量参差不齐,少数转炉钢厂的石灰消 耗达国外同等水平,这些厂多配备了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