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表表 课题名称 河南 xx 煤矿石门揭煤防突设计 课题来源 课题类型 AZ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开题报告内容: (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 及时间安排;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 ) 一一选题背景:选题背景: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中一种极其复杂的动力现象,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按照煤矿 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及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 采区,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对于即将进入突出矿井工作的学生来讲,防突专项设计包含的知 识面广,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能使学生
2、受到良好的训练,为以后的工 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煤矿生产中,石门揭穿煤层比煤层平巷、上下山和采煤工作面具有最有利于突出的发生与 发展的条件,因此它的危险性也最大,不仅突出强度大、概率高而且典型突出次数最多,国内外 最大的突出均发生在石门揭煤时,即在爆破揭开煤层的瞬间,由于表层突然破碎,煤体应力状态 和瓦斯赋存状态突然改变,富含瓦斯的煤层在瓦斯压力和应力作用下,急剧向巷道空间抛出大量 煤岩和瓦斯而造成石门揭煤突出严重影响了矿井和采区的顺利接替,因此一直是防突研究的重 点。根据石门不同条件发生的突出情况不同,可分为:爆破揭开石门时的突出、延期突出、过煤
3、门是的突出,其中以放炮揭开煤层时的突出所占的比例最大。在石门揭煤的研究过程中,国内外 都取得了宝贵的技术成果。 三三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 石门揭煤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生产工艺,石门揭煤时,由于煤层突然暴露,同事石 门前方应力状态重新分布,很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故石门揭煤时应制定严格措施,根据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 石门揭穿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程序技术条件 工艺流程进行, 工艺流程如图 11 所示: 正常爆破掘进至距煤层法线距大于 5 米处 巷道岩性素描和地址分析 前探钻孔探煤(距煤层法线距大于 10 米) 本设计认真贯彻国家及煤炭工业的有关方
4、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程 和条例。本着“安全第一”和“先抽后采”的原则,结合煤层透气性和采掘布置,充分利用设备, 合理调整,以降低瓦斯含量,最终达到消突目的。 基本要求: 1)根据矿井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避难所数量、位置、避难所基本设施; 2)设计合理的压风自救设施及反向风门的位置、数量等; 3)根据煤矿煤层赋存、瓦斯赋存规律、瓦斯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区域防突预测方法、防突 措施及效果检验方法; 四四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1) 2011 年 2 月 233 月 20 日 毕业实习、现场收集资料 2) 2011 年 3 月 73 月 11
5、 日 完成开题报告 3) 2011 年 3 月 216 月 3 日 毕业设计的撰写、修改、定稿及打印 4) 2011 年 6 月 76 月 24 日 毕业设计答辩 突出危险性预测 实施防突措施 防突效果检验 边掘边探至揭煤前规定的最小岩柱处 安全防护措施 远距离爆破或振动爆破揭煤 加强支护 进入或穿透煤层进入顶(底)板岩层距煤层法线 2 米以上 补充防突措施 五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 徐永圻.煤矿开采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2 杨孟达,刘新华,王瑛,胡绍祥.煤矿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3 黄元平.矿井通风M.徐州:中
6、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6. 4 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 5 张齐尧.煤矿安全管理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6 徐瑞龙.通风网络理论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5. 8 孙尚勇.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 9 卢义王,王克全,李胜红.矿井通风与安全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10 王志荣,石明生.矿井地下水害与防治M.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11 孙继平.矿井监测与监控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 本次设计所需得资料,一部分是经过在实习期间从告成煤矿防突部所得,另一部分是通风实 习下井现场记录所得,还有一部分是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阅而得,最后是指导老师提供了大部分 真实数据资料。 指导教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