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题目:人行道红绿灯人行道红绿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 院(系) :院(系) : 软件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114114 班班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 : 教研室: 学 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楼宇智能化工程 技术 114 班 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人行道红绿灯控制系统人行道红绿灯控制系统 课 程 设 计 ( 论 文 ) 任 务 1、设计一个人行道通行控制系统。要完成系统分析以及 PLC 和外接设备的 选择;PLC 的 I/O 接点
2、分配;系统电路图;系统流程图;系统梯形图和指令表; 完成程序的仿真和调试。 2、掌握 PLC 控制系统的开发过程并熟练掌握 PLC 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电气 控制基本原理,进一步加深对 PLC 和电气控制等相关课程的掌握与理解。加强程 序设计的规范性及对复杂程序设计步骤的理解以及相关硬件电路和控制对象的 认识。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及 成 绩 1、资料查阅、方案选择情况(优秀 量 一般 较差) 2、论文书写格式规范、论文用词表达能力(优秀 量 一般 较差) 3、设计期间,学习态度、遵守学校规章情况(优秀 量 一般 较差) 4、电路设计、编写程序情况(优秀 量 一般 较差) 成绩: 指导教师签
3、字: 年 月 日 目 录 第 1 章 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 1.1 课程设计目的 . 1 1.2 课程设计的实验环境 . 1 1.3 课程设计的预备知识 . 2 1.4 课程设计要求 . 3 第 2 章 课程设计内容 3 2.1 系统分析与 I/O 分配 2 2.2 系统电路图设计 3 2.3 软件程序设计 . 4 第 3 章 课程设计的考核 . 16 3.1 课程设计的考核要求 . 16 3.2 课程性质与学分 . 16 参考文献 . 16 1 第1章 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1 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实际是楼宇智能化专业学生学习完 电气控制设备 传感器与数 据采集 可编程控制器技
4、术等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其目的在于加深 对 PLC 控制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1.2 课程设计的实验环境 硬件要求能运行 Windows 9.X 操作系统的微机系统。三菱 FX 可编程控制器和仿真软 件、电子元件一套、工具一套。 1.3 课程设计的预备知识 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使用;电路电子技术中的相关内容;电气控制;传感器与数据 采集;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1.4 课程设计要求 1、使用三菱 FX 系列 PLC 为控制核心,实现人行道通行时红绿灯控制。要求和行人 呼叫后,10 秒钟红绿灯系统响应并完成指示, 、使行车主道红灯点亮,行人通过;然后 主道行车正常。 2
5、、查阅相关资料,要完成系统分析以及 PLC 和外接设备的选择;PLC 的 I/O 接点分 配;系统方块图;系统流程图;系统梯形图和指令表;完成程序的仿真和调试。 3、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要求 内容包括: (1) 设计使用的 PLC 和外围器件选择与器件介绍。 (2) 分析控制要求,绘制系统电路图 (3) 确定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接点分配。 (4) 画出程序流程图和梯形图。 (5) 指令表清单 2 第2章 课程设计内容 2.1 系统分析与 I/O 分配 系统工作流程 此系统就是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十字路口交通控制灯实现模糊控制此控制 系统的输入量是指十字路口各方向上车辆数的动态变化量。具
6、体由传感器采集后送入可 编程序控制器。在十字路口的四个方向(E、S、W、N)的近端 J(斑马线附近)和远端 Y(距 斑马线约 100 米处)各设置一个传感器, 分别统计通过该处的车辆数。 为了实现模糊控制, 需要将绿灯时间分为两部分: 其一是固定的 10 秒作为路口车辆状态参数的采集时间 t1; 其二是根据两个方向车辆流量变化进行模糊决策的延时 t2。 然后通过传感器采集后的排 队等候的车辆数送往 PLC 进行模糊推理运算得出延迟时 t2, 最后由 t1 和 t2 来实现对十 字路口车流量的灵活控制。 设计使用 PLC 和设备介绍 本次交通灯设计用的是来自OMRON的CPM1A-30CDR-A可编程控制器。 产品规格: CPM1A CPU 单元 CPM1A 在编程环境等方面, 它不只是实现了拥有 10 点-100 点输出输入点数的弹 性构成,而且有了之前的小型 PLC 所有的功能,尽量使安装空间最小化,而且。还可 连 接可编程控制的末尾,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