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总结 一、一、活动名称活动名称: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及对策 二二、活动主题活动主题:关爱弱势群体,构建美好社会 三三、活动时间活动时间: 四四、活动地点活动地点:留守儿童家中 五五、活动对象活动对象:留守儿童 六六、活动背景活动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打工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农村 劳动力的大量流动,据调查,由于缺少必要的监护,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有效的 保护和教育,学习、生活遇到问题无人解决,处于放任状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 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形成的农村特殊群体“留守少年儿童” , (留守 儿童, 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 孩子留
2、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 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14 周岁以下的儿童) 。调查结果显示,本乡有留守儿童 231 人,其中 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 150 人,占留守儿童人数的 65。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 儿童有 81 人,占留守儿童人数的 35,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临时监护或隔代监护,调 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足 20,8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思想 偏激的占 40,思想道德方面有问题的占 30,积极进步的占 30 七七、 活动目的活动目的 :尊老爱幼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作为一名大学生, 我们身上荡漾着青春的气息,是感染社会的最强力量之一。作为一个公民,我们
3、希望通 过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给儿童带去关爱、快乐和温暖,同时,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 尊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与此同时, 为了培养我们 同学的服务意识和积极贯彻,我们将开展主题为“:关爱弱势群体,构建美好社会”的活 动。 八八、活动过程活动过程 ( (一一)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 1. 确定参加活动的同学人数,积极动员同学们通力协作,圆满完成既定服务项目 .2.对乡村进行调研,与当地政府联系,选定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召开小组成员全 体会议,讨论并拟定活动计划,明确项目内容和项目分工。 3.组织相关人员熟悉路线、地形和环境,准备活动设备(相机、我院院旗,小礼物等) (
4、 (二二) )活动实施活动实施 1 1. 来到留守儿童家中了解相关情况 2.对于留守儿童,我们可以陪他们游戏,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缝补衣 服,做家务等) 3.在学习上,我们要为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让他们感受到解答题目的成就感 而对学习感兴趣 4.与他们交流谈心,解决他们的困扰,让他们更多的发现生活的美好。 5.赠送小礼品,自己制作的贺卡等表达我们的祝愿. 6.活动结束,留下联系方式,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 ( (三三) ) 后期总结后期总结 1.召集全体参与活动的人员,召开总结会议 2.相关人员整理本次活动的文件,视频等资料,形成活动成果. 3.总结此次活动中,找出
5、不足,分析原因 九九、活动意义活动意义 (一一)更好的了解了中国当今社会的现状更好的了解了中国当今社会的现状,更好的更好的了解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了解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对对 留守儿童情况做出如下总结留守儿童情况做出如下总结 1、许多家庭由于经济原因,父母为了维持家庭而双双外出打工,家中只留下年 迈的老人与年幼的孩子,这部分家庭绝大部分都很困难无力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家庭 负担较重。 2、 父母外出打工,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对家庭有所照顾, 但是物质关心增多的同时, 精神关注减少,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同 时,父母子女之间聚少离多,沟通较少,易导致
6、两代人之间的隔阂矛盾 3、从“留守儿童”自身方面来说,由于留守儿童多由老人看护,虽然子女有学可上, 但由于留在家里的老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管教子女有所欠缺,孩子们大多没有上学念 书的热情。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差异,需要加强教育、监督和引导。 4、“留守儿童”的素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心理健康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他们对父母的思念显而易见。 5 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由于父母不在家,缺乏及时、有效的家 庭监护,加之他们年幼,思想单纯,辨别是非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低下,这些诱因很容易 使他们受到伤害。而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 监护权。 6 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缺陷,如孤僻内向、 情绪消极、胆小怕事、自觉性差等。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 导,他们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及对策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为使农村留守儿童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