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新农村合作医疗

    • 资源ID:1409618       资源大小:3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新农村合作医疗

    1、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 寒假期间, 我在网上调看了大量关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资料。 了解到我国近几年来关 于农民保障制度所做的一些成就我决定利用寒假对我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进行简单调查。 我 简单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调查问卷, 查阅了关于新农合的知识, 分析了农民对医疗保 障的主要看法。总体了解如下: 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 个 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 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

    2、制度, 在保障农民获得 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 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 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而且在 国际上得到好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 XX 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预计到2010年 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 农民大病统筹工作改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筹资标准不能低于30元/人, 其中县财政补助10元,乡镇财政补助5元,农民筹资15元。归

    3、纳起来是筹资提高,政府补助 多,农民受益面大,为患大病的农民建立了保障,最高给付额达到 XX0元。 二、建设新农合的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 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 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从1998年到 XX 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1.4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 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 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40.08%的群众有病未就诊,

    4、23.35%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 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 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 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 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 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 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 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世界银

    5、行年度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 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 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 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 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 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 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 个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 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

    6、要的。 三、历史弊端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在农村, “小病挨、 大病拖、 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 目前因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因病致贫者达300500 万。农村的贫困户中70%是因病导致的。自1985年以来,虽然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长, 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城镇居民。剔除物价因素,1985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3.1%,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5%,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为9%。1988年以 后, 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989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仅 为1.4%。但与此同时,农民医疗支出大幅上升。以安徽省为例,XX 年前三季,农村人均医 疗支出42.82元,与上年同期37.69元相比,上升了13.6%;其中医疗卫生保健人均支出19元, 已接近上年人均全年支出20.2元。 1990年人均全年压疗支出14.41元, 1998年历史最高为52.11 元,1999年为51.65元,10年间增长了2.52倍,而10年间农民纯收入增长也仅是2.52倍。 而 且在全国的保障制度中,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新农村合作医疗)为本站会员(课***)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