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暑期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 报告报告 题 目 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发展调查 系(专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作 者_ 日期: 2013 年 8 月 18 日 1 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发展调查调查 摘要:摘要: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重要切入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已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 理水平和居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 的重要载体。社区建设是城市社区服务深化 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在新的形势下, 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是解决城市发展中诸多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关键词: 社区服务 建设
2、 改革创新 和谐社区 社区社会工作 正文:正文: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一直以来是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也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社区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实现 基层民主自治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平台。 推进社会建设,重心在基层,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 点和基础性工作。以城市社区作为研究对象,从论析社区及社区建设的内涵入 手,理清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在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意义的 基础上,着重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3、会与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社区建设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基础性工作,并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 角度,深入分析、说明和谐社会背景下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一、建设和服务一、建设和服务现状现状 (一)硬件建设(一)硬件建设 硬件设施是影响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区委、区政府提出: “上下齐心,加大投入,彻底改善社区居委会和街道的办公和活动阵地” , “要 把最好的房子倒给社区,要把一流 的服务提供给居民” , “社区建设的硬件建设 要管用,要用好”等要求。协调市城建、规划等部门,通过置换、改建、新建、 购置、社会联建等方式。社区内部可以设老年公寓、婚姻系列服务、社区学校、 老年大学
4、和军地两用人才学校等服务内容;各街道通过改建、置换和新建等方 2 式,建起了多功能社区服务中心。 (二)软件建设(二)软件建设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围绕强化服务,区 通过网络建设、升级换代,使得全区社区办公系统实现网络化,办公手段实现 电子化,服务方式实现人文化,运作模式实现市场化,走出了一条健康、持续、 快速发展的社区服务新思路。一是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区政府加大投入, 对社区服务求助网站进行了改造,使电话和电脑网络更具完善,建立了中山区 求助热线和社区服务网站,实现了区、街、社区三级网络和信息平台。二是社 区服务手段日趋丰富。在社区服务方式上,走出了一条由政府主办
5、到企业加盟、 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思路,由最初的政府单打独斗,力不从心, 投入不足,到老杨家政、老阿 姨、社康集团等十大社会企业加盟,服务力量发 展壮大,到筹建昆明街道武昌社区服务一条街,社会广泛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模 式,使得社区服务社会建,社区服务市场化运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队伍建设(三)队伍建设 近几年来,随着居委会换届的进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居委 会委员、社区工作者素质不断提高,军嫂、下派指导员和大学生的不断加入, 使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不断得到优化。 1.1.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 加大政策倾斜,出
6、台了社区服务认证制度及扶持社区服务的优惠政策; 区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社会保障、婚姻系列服务和养老托老等多项无偿或低偿 服务;各街道和社区都组建了专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队伍,开展了房屋维 修、家政服务、清扫保洁、面食加工、食品配送、休闲导游等 20 多项低偿便民 服务。 2.2.开展了面向弱势群体的社区救助服务。开展了面向弱势群体的社区救助服务。 坚持和完善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各项保障 政策,建立了“四位一体”的 社会保障模式(最低生活保障、经常性捐、一户一册、对口帮扶),保障了弱势 群体的基本生活。在此基础上,还通过社区志愿者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多方 面的关爱。 3.3.开展社区再就业服务。开展社区再就业服务。 3 完善了区、街道、社区居委会“三级”再就业管理服务网络,做 出了“不 挑不拣保你 48 小时上岗” 的承诺, 开展了争创无待业社区活动。 采取鼓励下岗、 失业 人员向社区便民服务要岗位、兴办实业创造岗位、向社区单位拓展岗位等 办法,走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