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合作医疗调查的实践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在 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百分之八十是农民,农民的健康状况是很值得关注的。建立完 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为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 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近几年来,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部署, 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我镇初步确立了“大病统筹、 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为切实巩固 这一制度,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健康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对我镇新农医的运行
2、情 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总结概括制度实施以来的基本情况、研究分析存 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发展对策。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实施以来的基本情况 1.是覆盖面大。2007 年“特困五保”求助人口达 1.3 万人,参合率达到 902,部分乡镇达到了 95以上,有的乡镇常住农业人口几乎 100%参加, 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进行。 2.是受益群众多。积极完善取消异地就医审批制度,对门诊慢性病以补助等 优惠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使群众的受益面扩大,受益农民不断增多,截止九月 底, 全县住院患者与去年同比增长 22, 住院受益率达 4, 以户为单位 13 2, 使参加农民得到实惠。 3是服务
3、规范。坚持参合农民付费“直通车”参合农民“随出院,随报销” 同时,从降低医疗费入手,加大对检查用药收费等关键环节的监控,采取强 有力的措施,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报销比例。 4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范。强化措施,通过签订服务协议,强化现场 稽查,加大处罚力度等手段,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贯彻执行,今年以来,共 有 12 家医疗机构协议违约处罚,扣除违约款项 11 万元,共发出整改建议书 46 份。九甲村占地 16 平方千米,全村 660 户,总人口 2170 人,劳动力 1400,总耕 地 2071 亩。村民汪玉芳处了解到,她患病在县中医院花去医药费 6245.13 元, 县合作医疗
4、办现场为她报销了 3326.73 元,逐步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让越来越多 的农民自愿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困扰农民群众因病至贫,返贫的问题已经得 到缓解。近年来,该县多方筹措救助基金,帮助近 2.5 万名五保户,特困户参加 了合作医疗,并为其中的 138 名大病患者支付部分医疗费 44.3 万元,近 10 万参 合农民享受到了免费健康体检,以家庭为单位,14.5 万农户有了健康档案,参合 农民随看病,随报销,定点医院实行了报销“直通车” ,在通过商业医疗保险赔 付和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后,再按比例进行二次补助,通过救助帮扶措施,帮助所 有农村特困户,五保户,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对其住院个人支付费用全部
5、报销。 5、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辖区内卫生单位共有 51 家,其中民营医 院 2 家;私立医院 1 家;卫生室 46 家;门诊部 1 家;优抚诊所 1 家。全镇卫生 机构共有人员 277 名。卫生院的办公、门诊、病房和医务人员的住宿等条件都得 到了相应改善,环境良好,各个卫生院都新配备了一定的医疗设备。 6、人员配置趋向合理。卫生院现有职工 11 人;村级卫生员 20 人;乡村医 生 101 人。 7、管理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所提高,服务态度优 良。 8、广大群众医疗保健意识明显增强。 “小病自费,大病统筹”的惠民政策为 农民解决了实际困难,免除了后顾之忧,医院的“门
6、槛”低了,农民愿走进医院 看病治疗,我镇补偿参保病人 763 人次,兑现金额 9.7 万元,其中在县内看病补 偿 8.9 万元,在县外看病补偿 0.8 万元。 9、农民群众参保率高。凤城镇总面积 68 平方公里,20 个行政村,总人口 数 7.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数为 5 万人。在 05 年度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 4.65 万人的基础上,2006 年度我镇参保 4.96 万人。参保率达 99.2%左右。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宣传引导工作不够深入,农民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各村在推行新农医 制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尚不够深入,另 一方面农民对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医缺乏经验体会,与老的制度相模糊,对长 期实施信心不足,导致部分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主动自愿参加的不多。 2、审核结算流程仍显复杂,农民结报补偿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由于制度 实施时间较短,具体规定还不够完善,成熟地覆盖一个乡镇,乃至县市的网络信 息管理系统建设尚未启动等原因, 群众对审核结算的流程和服务, 意见仍然较多, 尽管各地适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