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 农村生育观的变化趋向及原因分析 专业: 10 级交通土建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2 年 8 月 20 日 2 农村生育观的变化趋向及原因分析农村生育观的变化趋向及原因分析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之一,传 统农村社会存在很严重的养儿防老、 重男轻女和多子多福的观念。而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也逐步走向非农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 断改善和农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 广大农民的生育观念也发 生了变化。我利用这个暑假, 通过对家乡部分农民采用问卷调查和口 头
2、访问等形式进行了生育观的调查和访问。以此推断出 农村生育 观 的 变 化 趋向,并分析出 其变化原因。 关 键 字关 键 字 :农村生育观 变 化 趋 势 原 因 石板村,我土 生土长的地方。 不说是偏远山区但也不像城里哪么灯火通明,这里不 是山路曲奇,但仍可见老式的土基房。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 村也逐步走向非农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农民教育水平的不 断提高等因素, 广大农民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个暑假针对家 乡屡屡出现的生二胎现象,我利用这个暑假,通过对家乡石板村部分 农民采用问卷调查和口头访问等形式进行了生育观的调查和访问。 我 将在计划生育,多子多福和重男轻女三方面的生育
3、观进行分析。 一,计划生育观一,计划生育观 今天的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有了更多的积蓄来干别的事, 但和城市人口相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 够开阔以及农村传统思想的病根,在计划生育观上仍存在严重问题。 通过调查,接近 90%的村民认为农村不该多生,在多数城里人看来, 3 只有一个才不叫多生,但 70%的村民认为农村家庭两个孩子最好,尤 其是一男一女, 她们看来两个并不为多。在对待农村生育与中国人口 压力的问题上,35%的村民肯定农村超生会增重国家人口压力,应该 严格控制农村计划生育,只有严格符合条件的夫妇才可以生二胎,然 而 65%的村民给出他们的看法,认为国家人口压力
4、与农村无关,只要 人家有能力抚养孩子, 可以接受罚款就让生育二胎。这是一个令人吃 惊的数据-65%!一半以上的村民未曾意识到这一不争的实事实。 中国人口压力因农村超生而加大。 这是最为严重也最为明显的一个问 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家人口 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关系着农民的衣食住行,农村的落后制 约着国家的改革发展与创新。对中国而言,农村是其兴衰的命脉。我 国的资源总量并不少, 但为何我们只能排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显然 是人多!朱镕基总理说过: “一个问题不算大,但若乘以十三亿那就 是个大问题,再大的资源但若除以十三亿那也将是微不足道的一分 子。 ”计划生育是
5、针对中国人口压力大而制定的一项国策,我们应该 积极响应号召,严格按照要求,有计划的生育。 二二多子多福多子多福 对 “你愿意生二胎” 这个问题我向所询访的几十个人进行了调查, 他们的年龄集中在 25-40 岁,结果分析,其中,大约 78%的人暗示愿 意生二胎,20%的人不肯生二胎,另有大约 2%的人暗示,一胎都不想 生。 该查询拜访预示出了我国农村现阶段主要育龄夫妇的生育观念: 大多的夫妇愿意生育“二胎”,少部分夫妇只愿生育一胎,极少部分 4 夫妇不肯生育。而希望生二胎的大多集中在 30-40 岁。 这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 育观念的改变等各种原因,我国也有部分
6、大中城市逐步进入了“老龄 化”社会。国家虽然连续举行计划生育政策,但为了缓解国度老龄化 趋向,在计划生育政策的节制尺度上有所放宽,部分符合生育第二胎 的夫妇开始考虑是否生育“第二胎”。 而在农村许多生二胎的家庭并 不是被允许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使妇女教育水平提高与生产率上 升。 这一方面使得生育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 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可能改变了小孩对于家庭中的消费属性, 因为某些地区生育的原因之 一是妇女无事可做。生小孩来养就像城里人养狗、猫当作宠物一样。 有些人表示,多生个小孩现在家庭就可以多一份欢乐,以后老年时生 活就会多一份保障。 一些 35 岁以上的家庭表示, 第一胎在外地读书, 一般男人也常年在外打工,妇女在家无聊, 生二胎也可以说是为了有 一个精神上的寄托。所以有些人宁愿违反政策规定,被罚款也要生二 胎。 而对于一些不想生二胎甚至不想生小孩的人来说,原因有三点: 1.政策这道红线不敢逾越 2、生儿生女都一样。第三点也是大多数家 庭不愿多生小孩的主要原因: 生小孩成本太高了。 生育成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