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关于*市居民幸福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市居民幸福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一. .调查背景:调查背景: 国民幸福指数 (GNH) 最早 20 世纪 70 年代是由不丹国王提出的, 他认为 “政 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 ,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 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 。在这种执政理念的 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 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 (GNH)指标。 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是物质为本、 生产为本的话, “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完全受经济增长左右的政策 往往使人陷入物欲的陷阱,难以自拔
2、。 2011 年,“十二五”规划开局幸福成为地方两会热词。很多地方逐步呈现 了“GDP 减速,幸福提速”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幸福指数”被置于一 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也将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二. .调查准备:调查准备: 为反映居民主观幸福程度,在调查问卷设计中,分别设计了基本情况和问卷 部分的调查项目,包括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社会保障、社会环境)、经济收入、 自我价值实现、家庭幸福和人际关系等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在抽样调查的基 础上编制幸福指数。为了使本次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 和网上问卷调查, 抽样对象为年龄在0-70周岁之间的常住居民, 涵盖社会各年龄、 各
3、阶层、各行业。并且在*市实地进行了社会实践,通过与社区群众的沟通,来 了解当前社会中民众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和自身的幸福感。 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 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 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最后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 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三. .调查报告说明:调查报告说明: 1.调查时间:2012年7月15日-2012年8月31日 2.调查对象:普通社区居民及及街道路人 3.调查单位:*市 4.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当前居民的幸福感,加深对此
4、社会问题的了解与重视, 了解政府工作的成效。 5.调查方法:调查问卷,问询法,网上问卷。 6.内容概述:(1)被采访者所从事行业所对应经济收入多少。 (2)被采访者的身心健康状况。 (3)被采访者的居住环境。 (4)被采访者的家庭关系情况。 (5)被采访者对自身工资及生存现状感受如何(自身价值满意 度) (6)被采访者对于影响自身幸福感因素排序 四四. .数据统数据统计计: 调查表共制了60份,收回60份。网上问卷76份。 典型举例: 1.身份:公民 性别:男 工作:企业职员 年龄段:3145 婚姻状况:已婚 对目前收入满意度:比较不满意 幸福感较低 影响因素:收入比较低,与周围人关系欠佳 2
5、.身份:学生 性别:女 年龄段:1830 收入:0 幸福感较高 影响因素:家庭和睦、人际关系,社会环境比重 3.身份:普通居民 性别:男 年龄段:4560 收入满意度:一般 幸福感较强 影响因素: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态乐观 五、调查结果分析:五、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市区的改造,人性化的设施也越来越多。城市中干净的免费公厕、环境 优美的街心公园、越来越多的城市绿化、越来越齐全的健身设施、越来越便捷的 交通设施,这些都是对于政府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提高的依据。影响居民幸福指数 的主要因素 经济收入和身心健康: 经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不言而喻, 是所有社会物质条件中对幸福感影 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
6、素;古语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体、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人们对幸福最根本的需求,自然对幸福感影响程度颇深,也就 是说对于普通公众来讲, 能够拥有稳定富裕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已然是人生莫大 的幸福了。 家庭和睦及社会环境: 家庭生活方面上,家庭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影响人们幸福重要的因素,幸福的 家庭生活就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及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 这份安定感和家庭支持无 疑会促进幸福感的提高。社会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其中 生活环境的优劣影响着居民的心情和生活方式,其次,交通便利会不仅可以方便 居民的出行,还关系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例如,外出旅游,购物逛街等可以使得 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从而幸福感也会比较高一点。 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实现: 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缓解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 增强自信心, 居民在处理 各方面的事情时,还可以在某些方面提供便利和一定的帮助,自然也就能提高 社会幸福感。居民对自我价值实现充满信心或有较高预期,说明对未来是积极 乐观的,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乐观的心态,自身优势多,能力得到发挥,内 心的满足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