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建设调查报告 社会社会背景背景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今后我国农村发展勾画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的新蓝图。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新时代历史背景下,在全新 理念的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将全面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社会主义 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应一定时期农村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社会 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建 设村镇,改善环境;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培养农民,提高素质。在工业化初始 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
2、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 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 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农村物质、政治、 精神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 “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宣传了几年, 为了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效果和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我利用网络收集有关“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论文和资料, 根据与农民伯伯们的交谈确定他们可能感兴趣的问 题,设计成调查问卷,利用春节回农村老家的便利,在甘肃省庄浪县菜湾村村实 施了问卷调查,并就
3、我所了解与农民伯伯们交换了意见,我很受很大的启发和鼓 舞。 调查结果及分析调查结果及分析 经过几天调查问卷的填写收集和与当事人的交流, 再结合自己在农村老家半 个多月的亲身体验得出了一些调查结果,结果是喜忧参半,收获与感触良多。 先介绍一下村子的概况,菜湾村位于甘肃省北部的庄浪县,人口 200 多,以 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兼养少量牲畜,农作物大都是小麦土豆、油菜以及少量蔬 菜。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务工,除却过年,村中主要是老人和小孩,毗邻的几个 村子的情况基本相似, 有个别村子有钓鱼等农家乐项目, 但也不甚兴旺。 通有电, 吃井水无自来水,近些年道路有所改观,很多道路改为水泥路,有电话、有线电
4、视,无互联网接入。大致就是这些情况。 首先说乐观的方面吧,被调查的农民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 都有一些了解,并且所有人都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重要,至少从思想 意识方面他们是认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这比预想中的结果要好,而且 他们也很乐意参与这样的调查, 说明他们真的很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村民们对本村生产生活状况普遍表示满意, 并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抱有 信心, 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大幅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整体生 活水平。我认为这是有主观和客观几方面的原因的:一是常年在村中生活的多是 一些老年人,他们经历了建国初期中国的一贫如洗、文化大革命
5、的十年浩劫和改 革开放三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而且老年人大都节 俭,种田养殖的收入能满足一年的生活开销;二是近十年间,国家相继全面免除 了“三提五统” (“三提”指公积金、 公益金、 管理费, “五统”指教育附加费、 计划生育费、 民兵训练费、 民政优抚费、 民办交通费) 和千年历史的“农业税”, 扩大农业补贴,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三是近两年 来,村中医疗保险的推广,做到了每人都有医疗保险,报销额度从百分之四十到 百分之七十不等,使村民们生病了敢去看病,尤其对老年人,省去了他们的一大 笔支出, 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说到医疗保险, 所有人
6、的态度都非常一致, 很好,很满意,在酒席上甚至有人说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不但不收那么重的 税还倒给我们农民钱,谁不满意真是没有良心了。这样一致而热烈的称赞着实让 我吃惊,媒体报道的尽是些不满和抱怨,这样称赞真有点不习惯了。还有一件事 对我也有些触动,这几年有一条国家修的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国家按一百一十亩 田补贴(算上了荒地),村政府在给有关农户按量补贴完后,利用余钱和捐款给 村子中修了许多条水泥路,贯通了整个村子,村里的道路才发展起来。对国家政 策和村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以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满怀信心,加上农 民本有的朴素,使政策容易施行并得到广泛认可,这是村子很大的优势。 下面就说不足的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想,这也许不仅仅是这样一个村子的问 题,很多问题都具有共性,是必须解决而又很棘手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虽然近几年村里的公路状况大有改观,但是基础设 施建设薄弱这个问题依然很明显。村民没有用上自来水,依旧用的是几十年不变 的井水,井水虽说也还清澈,但每次打上来的井水在容器底部都有沙粒残存,对 井水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就直接使用,这在过去也许还没有什么,但是在环境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