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物的重要交通 工具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日益紧密联系。电梯就是用于高层建筑物中固定式升降运输设 备,他有一个装载乘客的轿厢,沿着垂直或倾斜角度小于 15 度的导轨在各楼层之间运 行。 电梯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 150 年了 , 生活在继续, 科技在发展, 电梯也在进步。 电 梯是集机电一体的复杂系统,不仅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制和土建等工程领域,还要考 虑可靠性、舒适感和美学等问题。而对现代电梯而言.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事实上, 在电梯上已经采用了多项安全保护措施。在设计电梯的时候,对机械零部件和
2、电器元件 都采取了很大的安全系数和保险系数。然而,只有电梯的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和 维修保养都达到高质量,才能全面保证电梯的最终高质量。在国外,已“法规”实行电 梯制造、安装和维修一体化,实行由各制造企业认可的、法规认证的专业安装队伍维修 单位,承担安装调试、定期维修和检查试验,从而为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 保证。因此,可以说乘坐电梯更安全。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对电梯的安全性做过认真地调 查和科学计算,其结论是:乘电梯比走楼梯安全 5 倍。掘资料统计,在美国乘其他交通 工具的人数每年约为 80 亿人次,而乘电梯的人数每年却有 540 亿人次之多。目前,可 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和微
3、机组成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正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着。 采用 PLC 控制的电梯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开发周期短,这种电梯运行更加可靠,并具 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控制任务,己成为电梯控制的发展力方向。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微机技术一与继电器常规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顺序控 制器和微机控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作数字 控制的专用计算机。自 1969 年针对工业自动控制的特点和需要而开发的第一台 PLC 问 世以来,迄今己 30 多年,它的发展虽然包含了前期控制技术的继承和演变,但又不同 于顺序控制器和通用的微机控制装置。它不仅充分利用微处理器的优点来
4、满足各种工业 领域的实时控制要求,同时也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护人员的技能和习惯,摒弃了微机 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表达方式,独具风格地形成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形象 编程语言和模块化的软件结构,使用户程序的编制清晰直观、方便易学,调试和查错都 很容易。用户买到所需 PLC 后,只需按说明书或提示,做少量的安装接线和用户程序的 编制工作,就可灵活而方便地将 PLC 应用于生产实践。而且用户程序的编制、修改和调 试不需要具有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这样就破除了“电脑”的神秘感,推动了计 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是最值得重视的先 进控制技术。PLc 现
5、已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PLC、CAD/cAM、ROBOT)之一,以其可 靠性、逻辑功能强、体积小、可在线修改控制程序、具有远程通信联网功能,易与计算 机接口、能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具备高速记数与位控等高性能模块等优异性能,同益取 代由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记数继电器.等组成的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在机械、化工、石油、冶会、轻工、电子、纺织、食品、交通等行业德到广泛应用。PLC 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总之,电梯的控制是比较复杂的,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为电梯的控制提供了广阔的 空间。PLC 是专门为工业过程控制而设计的控制设备,随着 PLC 应用
6、技术的不断发展, 将使得它的体积大大减小,功能不断完善过程的控制更平稳、可靠,抗干扰性能增强、 机械与电气部件有机地结合在一个设备内, 把仪表、 电子和一计算机的功能综合在一起。 因此,它已经成为电梯运行中的关键技术。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 首先对电梯系统及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介绍。接着阐述了电 梯控制系统的分类及特点,电梯的控制系统分为调速和信号控制两大部分。确定了系统 的总体结构.完成了 PLC 的选型、 IO 点数分配与 PLC 的连接。 在分析了电梯系统的软件 设计方法基础上,设计出软件流程图.提出了模块化编程思想,介绍了系统的软件开发。 最后对电梯系统进行模拟调试,并实现电梯控制的具体要求。 第二章 设计要求 2.1 电梯位置的确定与显示 轿厢中的乘客及门厅中等待电梯的人都需要知道电梯的位置,因而轿厢及门厅中都 设有以楼层标志的电梯位置。但这还不够,电梯的运行需要更加准确的电梯位置信号, 以满足制动停车等控制的要求。电梯位置信号由设在井道中的位置开关提供,当轿厢上 设置的隔磁板插入感应器时,发出位置信号,并启动楼层指示。 2.2 轿厢内的运行指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