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 发动机缸体生产流程及工艺发动机缸体生产流程及工艺 学院(系) :机电工程系 专 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摘要 本文借助于柳州五菱柳机机加工车间发动机缸体的生产流程及工艺, 进而研究发 动机的生产过程 本文主要研究了五菱柳机机加工车间缸体的生产流程及工艺。 研究结果表明缸体的生产流程复杂,质量控制的方法多样。 本文的特设在于,数据丰富,内容完成,通熟易懂。 关键词 :五菱柳机 缸体 工艺 1 绪论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始建于 1928 年,主要从事内燃机开发和制造,有 50 多年生产内燃机的历史和经验,先后设计和研制成功 1
2、00 多种型号的汽油机、柴 油机及其配套产品,为国家大型二类企业,中国 500 家最大机械工业企业之一。 企业占地面积 92.2 万平方米, 在职职工 2600 多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500 多人, 主要设备 2316 台,具备国内一流的发动机设计、开发、制造、服务水平。现拥 有总资产 20.08 亿元人民币,具有年产 60 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1.11.1 五菱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五菱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2008 年 12 月 28 日,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简称五菱柳机)迎来八 十华诞,这个已跨越八十年历史的老企业依然精神矍铄,焕发出新的青春。 五菱柳机的前身柳州机械厂始建于
3、 1928 年,系桂系李宗仁、白崇禧、 黄绍竑所建。建厂之初,柳机曾制造出木炭车、“朱荣章号”双翼战斗飞 机,开广西制造汽车、飞机之先河;解放后,柳机先后开发了 8 种产品为 国内首创, 有 40 多种产品属自治区首创, 填补了国家和自治区的空白: 1953 年,国家急需 4 匹马力汽油发动机,柳机第一家成功试制 1101 型汽油机, 开创了我国生产小型内燃机的新纪元。1956 年,全国林区急需伐木油锯, 柳机第一家成功生产出 051 型“友谊”牌油锯,我国开始了机器伐木的时 代。1959 年,柳机 57 天试制出 5 台拖拉机(红河牌),在全国 8 省市同时 开发拖拉机的厂家中夺得桂冠。为此
4、,柳机参加了人民大会堂授奖大会, 名列全国 314 个“跃进红旗”单位榜首。 1969 年, 柳机自行设计研制出 4100 型汽油机,首创“广西”牌汽车;成功开发出 70 型汽车发动机,与柳州农 械厂联合开发出“柳江”牌汽车, 为广西未来汽车工业发展奠下基础。 1976 年,根据国防建设需要,柳机再攀高峰,在全国第一家成功开发了 127 型 大马力操舟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 年,柳机瞄准微型汽车这一目标, 研制出 270Q 系列微型汽车发动机,荣获国家经委重大贡献奖,为广西和国 家微型汽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机还先后分出柳州动力机械厂、广西 第一机床厂、柳州市磁电机厂、田阳汽车配件厂
5、等多家骨干企业;调出大 量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设备、产品、工装等支援区内外 数十家企业,为广西民族工业和国家机械工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和技术, 被誉为“广西机械工业的摇篮”,柳机在振兴广西经济的历史进程中作出 了重大贡献。1996 年,柳机并入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这是柳机发 展的一个转折点。在各级政府、部门和五菱公司的关心支持下, 在新的企 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五菱柳机抓住机遇,开始二次创业,重点开展几方 面工作:一、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目前五菱柳机的发动 机产品系列从 650CC 到 2400CC 排量一应俱全,以“宽系列多品种”的发动 机满足用户的需求。二
6、、加大技改投入,提升制造能力。先后从国内外引 入先进的柔性发动机装配测试生产线、机加工线和铸造生产线,现具有年 产 80 万台发动机、缸体缸盖机加工 30 万套、铸件毛坯 50 万件的产能。三、 不断创新企业管理, 引入世界先进模式, 与国际管理接轨; 先后通过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汽车产品认证、QS9000 体系认证,ISO/TS16949 管理体系,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管 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四、深化企业改革改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通过三项制度改革、辅业改制、主业公司制改造,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 机制,成立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建立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适应 了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五、发挥企业优势,积极开拓市场。紧紧依靠五 菱集团的优势,深化“机车一体化”策略,为整车厂在产品质量、产品开 发、客户服务、成本控制等方面作好全方位服务,稳固上汽通用五菱市场, 并拓展北汽福田、比亚迪、一汽海马等市场,目前,五菱柳机在汽车市场 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