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奖学金评定系统奖学金评定系统 学生学生姓名:姓名: + 学生学生班级:班级: + 学生学生学号:学号: +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 1 目录目录 目录. 1 1.系统分析 . 3 1.1 项目背景分析. 3 1.2 业务流程分析 . 3 1.3 功能需求分析. 4 1.3.1 按角色需求分析 4 1.3.2 系统子功能需求分析 4 1.4 数据流图 5 1.5 数据字典 7 1.5.1 数据项 7 1.5.2 数据结构 . 7 1.5.3 数据流 7 1.5.4 数据存储 . 8 1.5.5 处理过程 . 8 2. 概念结构设计 8 2.
2、1 局部 E-R 图. 8 2.1.1. 8 2.1.2. 9 2.1.3. 9 2.1.4. 10 2.1.5. 10 2.2 全局 E-R 图. 10 3. 逻辑模型设计 12 3.1 E-R 对应关系模式 . 12 4. 物理结构设计 14 4.1 存储结构设计 14 4.2 存取方法设计 . 15 5. 数据库实施阶段. 15 5.1 建库 scholar 15 5.2 创建学生表 16 5.3 创建综合测评表 . 16 5.4 创建系院表 . 17 5.5 创建课程表 . 17 5.6 创建选修表 . 17 5.7 创建奖学金新信息表 17 5.8 创建班级表 . 18 5.9 部分
3、表截图 18 6.1 创建索引 . 19 6.2 创建视图 . 19 6.2.1 创建学生表视图 . 19 6.2.2 创建学生综合测评视图. 19 2 6.2.3 创建系院表视图 . 20 6.2.4 创建选修课表视图 20 6.2.5 创建奖学金视图 . 20 6.2.6 创建班级表视图 . 20 6.2.7 创建好视图 20 6.3 备份 . 21 7 设计总结 . 21 3 1.系统分析系统分析 1.1.1 1 项目背景分析项目背景分析 1学生综合测评的现状分析 在素质教育评价过程中,学生综合测评是高校普遍采用的评价手段。对学生 实施综合素质测评的目的在于正确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评
4、优评奖和推荐就业 提供依据,实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引导和促进学生 德、智、体、能全面协调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专门人才。目前,我国的普通高校学生综合测评大多还停留在纸质的基 础上,许多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 且由于人工管理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因素,导致学生综合测评操作不规范,测评结 果不全面,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建立一套基于网络环境 的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学生综合测评系统势在必行。 2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开发意义 与传统的手工管理相比,计算机管理不但能发挥计算机方便、快捷的
5、功能, 而且可以大量节省了资源、费用等,更方便灵活操作,而且方便管理,增加综合 测评的公平性、透明性,有效防止综合测评的弊端,使学生综合测评更加合理、 更趋于成熟。这些都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校园网应用发展迅速的今 天,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查询、修改和发布已成为学校现代化管理的象征之一, 也是学校科学化和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发一套比较成熟的学生综合 测评系统很有必要。 综合测评系统开发的目的是自动分析、 计算、 统计、 管理学生综合测评数据, 减少人工干预,降低计算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将辅导员、班主任、班委从繁重 的综合测评及日常管理中解放出来,使学校的综合测评工作系统化、规范
6、化、自 动化。 1.2 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分析 1业务流程 结合传统的手工操作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特点, 综合素质测评按如下程序 进行: (1) 个人总结。 每位学生必须按照综合素质测评德、 智、 体、 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认真填写学年个人总结,同时填写获得的各项奖励或参与的社会活动,作为班级 综合素质测评小组可加分的原始依据。 (2) 班级审议和评分。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小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审议每个 同学填报的材料,由系统自动计算出德、智、体、能的测评成绩,根据权重系数, 合成该生本学年综合素质测评总分,排出全班名次。 (3) 公布测评结果。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小组经过审查核准后,将综合素质测评成 绩向班级全体同学公布,听取广大同学意见。 (4) 评优评奖。班级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经学院综合测评小组审核以后,根据有关 4 文件和规定评出各类奖项,与测评结果一并报学院分管领导审定。 (5) 审批与备案。 学院综合素质测评小组对各班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和评优结果 进行审定,填写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