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目:题目:中国古典园林史读书笔记中国古典园林史读书笔记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建筑与艺术学院 专 业: 环境设计 班 级: 指导教师: 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 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 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 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园林的生成期园林的生成期商周商周 商周的“囿”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据史料记载,商纣王“好酒淫乐,益 收狗马奇物,充
2、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 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我国 的园林的兴建,溯其源头是从奴隶经济相当发达的殷商时代开始的,最初的形式 称为“囿”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囿”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天然的草木 和鸟兽滋生繁育,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们狩猎和游乐。“囿”中的景观除部分 人工建造外,大片的还是朴素的自然景象,奠定了中国传统园林自然式园林 的基础。 也就是说中国园林的最初只是一个提供狩猎和游乐的场所及为狩猎和游乐 过程中休息提供空间的这么一个场所。因为其主要功能是狩猎和游乐,所以个人 认为, 商周时期的早期园林其形式大概也
3、就是一片林子加上周围的围护及一些居 住的建筑,并没有多大的设计和讲究。 1 1、囿、囿 狩猎再现祖先生活方式的一种娱乐活动; 栽培便于禽兽生息和活动。 “囿”可看作是一座多功能的天然动物园。 2 2、台、台 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山的象征)。 登高可以观天象、通神明; 登高远眺,观赏风景。 3 3、园圃、园圃 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 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 2、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 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协和”思想。即既要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使其造 福人类,又要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及其生态。 君子比德思想:导源于先秦儒家,从功利、伦理德角度来认识大自然。 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
4、于秦汉。 皇家园林皇家园林秦汉秦汉 而后到了秦汉时代的“建筑宫苑”和私家园林。秦汉时代属于封建社会中比 较发达的阶段,生产力比较之前有了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以宫殿为主体的“建筑 宫苑” , 所以在园林中除狩猎和圈养的动物观赏外, 还增加了植物和山水的内容。 加上秦汉时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年代。各种文学思想纷纷爆发。所 以在文化潮流的影响下。秦汉时期的园林技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在汉朝,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强大的时代,各个皇帝在守成之余也开始注重享受。发 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 理朝政。 这也给古典园林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助力。 秦始皇
5、建的 “上林苑”、 “阿 房宫”,汉高祖建的“长乐”、“未央”宫,汉武帝刘彻又扩建“上林苑”。与 此同时,贵族、地主、富商也效法帝王建立自己的小宫苑私家园林。其共同 特点是建筑与山水相结合的布局,出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也就是说在秦汉 时期园林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狩猎和有了的场所,他被赋予了新的功能,自然也就 产生了相应新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秦代宫苑秦代宫苑 园林的发展与新兴皇帝独裁政体的政治体制相适应, 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 “皇家园林”。 此时期的主要皇家园林建设:大咸阳规划 按天上的星座的布列来安排地上皇家宫苑的布局,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 想在帝都规划上的具体表现。 秦代有代表性的离宫、
6、御苑秦代有代表性的离宫、御苑 上林苑 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主要建筑群是阿房宫。 上林苑内有专为圈养野兽而修筑的兽圈,如“虎圈”、“狼圈”等,并在 其旁修建馆、观等建筑以供皇帝观赏动物和狩猎之用。 上林苑内森林覆盖,天然河、人工河等河流纵横。 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 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 史中占重要地位 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 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界,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一求仙功能。 园林的全盛期园林的全盛期隋唐隋唐 在接下来到了隋、唐时期。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全盛时期。隋统一 了南北,加上隋帝好大喜功注重游戏,大兴土木,促进了南北园林艺术的交流, 使北方宫苑受南方自然山水园的影响而逐渐形成“山水建筑宫苑”的园林风格。 同时,隋唐时期的民风略显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