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园冶相地篇 读书笔记 园冶相地篇 读书笔记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经典之作,园冶向我们阐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 开”的设计原则,时至今日,这八字真言仍然是我们在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指 导性原则。而相地篇则更加具体地阐述了“因地制宜”造园的手法。细细读来, 对正在景观设计学习阶段的我来说,获益匪浅。 近年来, “生态设计” “绿色设计”等等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各个设计行业都 更加注重和自然之间的对话,而景观设计可以说是以自然为素材的设计,自然少 不了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作为景观设计师就要寻求自然和人造之间的 一种平衡,而明代的先辈似乎早就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在园冶一书中,相地篇是在园林设
2、计中处理具体问题时作者第一个提到 的方面,其地位可见一斑。在这章的总论中,计成首先说任何地基都可以用来造 园,在方位和朝向上没有禁忌,他们各有地理特色。根据园林所在的位置的地貌 条件,计成又把园林分为六类: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 湖地这六种,并详细总结了各类园林的景观特色和规划原则。作者先是总说“相 地”的技巧。文中提到: “ 如方如圆, 似偏似曲;如长弯而环璧, 似偏阔以铺 云 ” 造园要利用天然的地势,能方则方, 适宜于圆的则圆, 可以偏的则偏, 能曲则曲。若是长而弯的地形则可以造得如同璧玉的形式。若偏而远者, 则层层 而排, 如像天上的云层。这不禁使我想到了之前做过的
3、几个方案,我是不是也有 过遇到山体直接将其铲平的情况或者在坡地上放一片大水体? 随园图 随园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江宁购得原为织造园,袁枚依据原来的地貌改建,成为计成所说的“随基势高下”造园的典范。 而实际上,计成认为山林地山林地是天然山水园中最为理想的造园基地。“有高有 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正是它 的妙处所在,现在想来,计成的这一句话似乎就解决了我们在做山体景观时的所 有疑惑。 困扰我们甚久的问题在计成看来都是自然而然, 甚至 “不烦人事之工” 。 计成提倡因地制宜地改造园林景观,高不铲、低不填、顺地势构筑、保持原 有的地貌。例如他在相地总纲中提到
4、“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 ”观点, 与他在立基一章中提出的观点一样,都主张在改造园林地形时要因地制宜, 制造出高低错落的地形,这是计成在规划园林地基形态是采用的手法,这样改造 地形,能够营造出错落有致、变化丰富的景致,他还提出可以用挖睡去的泥土来 堆山,可以节约资源和成本,中国古代园林中的长廊也往往是依势而建,随型而 弯,这样建造园林建筑,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干涉,突出了地理个性,还节约了 大规模改造地形的成本并与自然协调。 在计成所分出的六类地基中有四类是属于自然山水。 除了计成最喜爱的山林 地之外还有村庄地、郊野地和江湖地。计成认为自然山水也有其不同特征,所以 造园也要因地制宜。 “村
5、庄地村庄地”就不同于“山林地”。村舍之地,用田园牧歌的情调来造园比较 适宜。而郊野地郊野地有些类似于村庄地,只不过是它靠近城市,所以交通方便又能 有理想的自然环境无车马之喧可以说是两全其美。这种地方造园, 同样频 有自然风光的意趣。在离城市仅数里的郊野造园,可以利用郊区安静的环境,郊 野园是身居庙堂的士大夫们避免长途跋涉之苦,保证物质生活享受,又能长期占 有自然山水风光的好去处。 做法有点像现在的富豪喜爱在风景秀丽的风景区买下 别墅以供度假使用。所以从手法来说,其宗旨是表现自然, 依顺地势的特征来 形成野趣。而江湖地江湖地则可以借助水景,点缀几处亭榭就可以与江河组成丰富多彩 的风景。江湖地园林
6、和郊野地、山林地园林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江湖地的背 景较后两者更像是一副巨大的写意画,广裹而淡薄,衬着远山更显浩森。要如何 把这幅磅礴的天然背景给纳入居于一角的建筑中呢?计成在园冶中是这样回 答的,“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也。”在这里,计成依然遵循着整部园冶 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宗旨,走着质朴、婉约而清新的文人园林路线。他 认为江边湖畔,本就深柳疏芦,景致盎然,因此粗疏地修筑成规模不大的园子即 可。这样既满足了赏景怡情的需要,同时也配合了江湖的天然背景。 苏州拙政园曲廊 杭州西冷印社园林的山顶序列 在计成看来, 与在江湖地和山林地建造园林相比, 平地造园的难度要大很多, 但是如果顺应地势建造园林,也可获得艺术上的成功。这里就不得不提除自然山 水之外的两类地基:城市地城市地和傍宅地傍宅地。看到这两个名词,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居 住区景观,自然而然把傍宅地联想成了楼间绿化和别墅里的小庭院。计成认为, 在城市中建造园林的优点是生活便利,如果选址、布局合宜,可以建成供人闹处 取静的好去处。而傍宅园建造在住宅旁边或者后面,可以随意入院休闲行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