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私家园林的造园与文化私家园林的造园与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史读书笔记 (中外园林史作业) 私家园林的造园与文化私家园林的造园与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史读书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的演变发展延绵数千年,分布范围纵横百万里,在世界园林体 系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其独特的风格和高超的水平已被世界公认。纵观中国古典 园林史,我国园林发展分为: 生成期(夏、商、秦、汉)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全盛期(隋、唐) 成熟期(宋、元、明、清) 按照园林隶属关系加以分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通过 仔细品读中国古典园林史这本书,我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有了全新的、更深 层次的认知与理解,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
2、以下是我的个人感悟。 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成熟时期,此时期除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皇家园 林之外,封建士大夫们为了满足家居生活的需要,还在城市中大量建造以山水为 骨干、饶有山林之趣的宅园,作为日常聚会、游息、宴客、居住等需要。封建士 大夫的私家园林,多建在城市之中或近郊,与住宅相联。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 空间艺术的变化,风格素雅精巧,达到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意境,满足以欣赏 为主的要求。 宅园多是因阜掇山,因洼疏地,亭、台、楼、阁众多,植以树木 花草的“城市山林”。 其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人心态和文化精神的,当属数量众多的私家园林。 我对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颇感兴趣,江南私家园林大都是封建文人、
3、士大夫及地 主经营的,比起皇家园林来可说是小本经营,所以更讲究细部的处理和建筑的玲 珑精致。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的室内普遍陈设有各种字画、工艺品和精致的家具。 这些工艺品和家具与建筑功能相协调,经过精心布置,形成了我国园林建筑特有 的室内陈设艺术,这种陈设又极大地突出了园林建筑的欣赏性。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 有机统一。与一般艺术不同的是,它主要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 品。成功的园林艺术,它既能再现自然山水美,又高于自然,而又不露人工斧凿 的痕迹。江南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 的原因,所形成的园林与北方园林
4、有很大的不同。所建园林大都是城市中建造的 宅园,是为地主以及文人士大夫的需要而建造的具有城市山林式的园林。唐朝杜 苟鹤的诗“君到姑苏见,人家皆枕河,姑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反映了江南 水乡的面貌,所以江南园林的特点: “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 “高 低曲折随人意,好处多从假字来”。 私家园林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堪称佳 作。 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 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 更重视障景、 框景、 借景等手法的应用。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各种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 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主与从”是园林的布局和造景手法之一
5、。通过轴线处理、因制高点、空间 规模而突出主体。从园林的从属结构看,除少数仅由单一空间组成的小园外,凡 是有若干个空间组成的园,无论其规模的大小,为突出主题,是其中一个成为全 园独一无二的主要景区,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园内 主要的厅堂建筑一般也在这个景区之内,并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较典型的例子寄畅园秉礼堂庭院(如右图所 示),共划分有四个院落,位于秉礼堂前的一处院落不 仅地位突出,面积也大于其他院落,由水池、山石、花 木等要素组成,景观内容十分丰富。从而形成院内主要 景区,其他的隔间院落属于从属地位,仅起烘托陪衬的 作用。若主从不分,一并对待,必然会使整体流于繁杂、 纷乱,以致失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