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一、机械系统课程实践的目的 3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 3 三、机电一体化系统 4 四、M03 加工检测单元分析和改进方案 5 五、M03 单元改进设计说明书 6 1.机械系统 6 1.1 凸轮分割器 . 6 1.2 齿轮机构 7 1.3 有限元分析 . 9 2.控制系统 9 2.1 控制系统流程 . 9 2.2 控制系统的选择 9 2.3 控制系统的设定 10 2.4 PLC 梯形图11 3.执行系统 12 3.1 气动系统 12 3.2 电气系统 14 4、传感系统 . 17 5、动力系统 . 19 六、小结 19 参考资料 20 摘要摘要 机械系统
2、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令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 机械零部件和执行元件的计算、 选型和结构设计方法和步骤和掌握机电一体化系 统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软件编程思想。本次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改 进 M03 加工检测模块单元,以适应新的工件的加工。相比原方案,我们小组增 加了传感器的数量和新的定位机构以实现方案的改进计划。 一、机械系统课程实践的目的一、机械系统课程实践的目的 机械系统实验的目的是令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机电系统设计课程的 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功能构成、特点和 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了解设计方案的拟定、比较、分析和计算,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3、能力,使学生具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 力。 通过机械部分设计,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机械零部件和执行元件 的计算、选型和结构设计方法和步骤;通过测试及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掌 握机电一体化系统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软件编程思想;通 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应用手册、标准及编写技术说明书的能力,促进学生 在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经过过学习和了解自动化生产线实验设备后, 改变 加工工件的大小尺寸,然后分小组改进生产线的各个模块单元,以适应新 的工件加工。 自动化生产线实验设备一共分为十个模块单元,
4、 分别是 M01 供料及检测单元,M02 次品处理单元,M03 加工检验单元,M04 表面处 理单元,M05 分拣单元,M06 装配单元,M07 机械臂运动单元,M08 冲 压单元,M09 产品标记单元,M10 立体仓库单元。本小组的改进部分是 改进 M03 加工检验单元,并且尽量与其他相关联的单元的改进方案建立 联系,相互配合。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 三、机电一体化系统三、机电一体化系统 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使系统(产品)高附加价值化,即多功能化、高效 率化、高可靠化、省材料省能源化,并使产品结构向轻、薄、短、小巧化 方向发展, 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和生产的省力化、 自动化需求。 机电
5、一体化系统构成要素及功能构成主要为机械系统、控制系统、执 行系统、传感系统、动力系统。本小组主要通过以上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 成要素分析 M03 加工检测单元并且对该单元加以改进。 (M03 加工检测模块单元) 四、四、M03 加工检测单元分析和改进方案加工检测单元分析和改进方案 原工作方案: M02 次品处理单元将合格的工件原料通过机械手夹具 放置到 M03 加工检测模块单元的转盘上,光电漫反射传感器发出信号, 步进电机工作,通过齿轮机构带动转盘转动,同时,M04 表面处理单元 的机械手转至 M03 单元方向。转盘转动到一定角度后,电机停止,夹具 加紧工件。刀具选择盘转动选择刀具,并且钻孔。在
6、钻孔的同时,带有电 阻尺的探头检测工件钻孔加工情况并将检测情况变为电信号传送给 M05 分拣单元,同一时刻 M04 表面处理单元的机械手抓取工件到 M04 单元进 行表面处理。 因需要加工的工件尺寸发生变化,所以,对 M03 加工检测单元进行 了部分改进,以适应工件尺寸的变化。 改进方案:转盘原大小尺寸不变,厚度增加至 40cm;因工件尺寸增 大,装夹的弧形定位槽尺寸增大;将检测工件是否接近 M03 单元的传感 器改为槽式光电传感器;为保证转盘旋转时工件可以精确定位,在钻孔工 位增加一个光电漫反射传感器;为了提高旋转精度和降低转速,在齿轮机 构与转盘之间增加一个间歇机构-凸轮分割器; 需加工工件: 直径 50mm, 高 60mm,材料为钢材, 密度为 7.85g/cm 五、五、M03 单元改进设计说明书单元改进设计说明书 1.机械系统机械系统 1.1 凸轮分割器凸轮分割器 凸轮分割器是一种标准化的自动机械转位分度部件, 可以根据节 拍时间及负载大小等参数要求向专业制造商订购。 凸轮分割器工作原理: 通过输入轴上的共轭凸轮与输出轴上带有 均匀分布滚针轴承的分度盘无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