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6 页 浅析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会计控制 摘要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 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处 理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数 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 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随着计 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会计电算化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 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 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这些变革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使 企业会计核算和
2、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同时, 也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许多前所未有 的新问题, 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冲击。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会计 控制的变革、内容及完善设想。 关键词关键词电算化,内部会计控制,变革,内容,完善设想 一、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变革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内部控制的目标仍然是确保法规的贯彻、保护单位资产 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因此,许多手 工会计核算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仍然有效。然而,随着现 代信息技术在财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有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方法在各方面 都受到了挑战。建立在
3、会计电算化系统基础上的内部控制较之手工会计已有了很大 的变革。 (一)会计凭证的形式发生了改变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一是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媒介也发生 了变化。原先反映会计和财务处理过程的各种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表、分配 表、工作底稿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了,有些甚至消失了。二 是由于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交易等的推行,每一项交易发生时,有关该项 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原先使用的每 项交易必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
4、各种必要 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三是原来书面形式的 各类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因此,控制的重点由对 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为主的,控制的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程序相 一致。 (二)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会计工作组织发生了质的变化 第 2 页 共 6 页 在手工会计的组织方式下,企业的会计部门常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分为不同的职 能中心或不同的工作岗位。在这一组织方式下,不同岗位的人员各司其职,彼此构 成一个内部牵制网,十分严密,因而很少出现错漏或舞弊的行为。而一旦出现问题, 也可通过核查不同的责任者追究责任。这种职能的分割与人员的分工便形
5、成了行之 有效的手工会计的内部组织控制。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是按照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组织起来的。经济业务的记录和加工,手工会计的记帐、算帐、报帐全部由电子计 算机自动完成,这种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得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减弱。与此相适应, 会计部门常常划分成数据(信息)收集组、凭证编审组、数据处理组(包括数据输 入、处理、输出) 、财务管理组、系统维护组。 (三)内部控制制度有了新的内容,控制范围扩大 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一方面使一些会计工作的形 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给会计工作增加了一些新的工作内容;同时使内部会计控制 的范围更广,包含了手工会计系统所没有的一些内部控制,
6、因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 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必须要有新的内容。如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控制、数据编码的 控制、调用修改程序的控制及结帐时间的控制和设备的接触控制等系统的权限控制 制度等。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内容 (一)组织与管理控制 组织与管理控制是指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 分等形式进行的控制。其基本目标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以达到 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或减少舞弊发生的目的。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 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 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系统管理、操作、进行维护等 工作岗位,其中较重要的岗位有系统管理和审核岗位。系统管理主要负责系统的软 硬件管理工作,从技术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包括掌握网络服务器及数据库的超 级口令,负责网络资源分配、监控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非法修改 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等,有效地限制和及 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和功能相对集中,我们必须制定相应 的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