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毕业论文--新时期的小学创新教育

    • 资源ID:1408804       资源大小:40.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毕业论文--新时期的小学创新教育

    1、 - 1 - 新时期的小学创新教育新时期的小学创新教育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本文从新时期小学基础教育实际出发,结合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 探讨如何在小学中改革传统教育中落后过时的做法,并实施创新教育。小学创新 教育不是对旧的教学的彻底否定,不能把它与教学中原有的做法对立起来。小学 创新教育中原有的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注重儿童潜能的开发,但一定要坚持科 学化、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文章意在使人们关注并进一步思考小学教育,进而探 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小学基础教育的出路,把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基础教育 创新教育 要求和实施 1998 年 11 月 24 日,江泽民同志在新

    2、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曾指 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 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此次讲话在教育界引发了一次对创新能力的内 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方式方法的大讨论。因此,国家、民族的进步 归根到底必须依靠创新教育。同时,创新教育又是时代的要求,唯有创新教育才 能真正实现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三个面向”的教育宗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 进国家与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虽然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素质教育的推进也涉及方方面面,但无庸置疑 的是创新作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主题,必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并 应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小

    3、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人的一 生发展起奠基的作用。创新教育应从小学抓起,通过对儿童进行早期的创新教育, 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早日成才。 一、创新教育的概念与内涵一、创新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创新”这一概念,当时主要是经济学家从技术 的应用这一角度提出的。 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创新这一词的意义出不断扩 展和深化。1919 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 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 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而通过创新的教育、 教学活动来培养学

    4、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上述新事物的教育,就是创新教育。 - 2 - 在这当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 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 方面: (一) 、创新意识的培养 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去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 意识引导下,人们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激情。实践证明,只 有尊重、信任学生,用民主、平等的态度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思维的自由度最 大化,学生才能在没有顾虑的情况下,大胆质疑,敢于“异想天开” ,甚至

    5、摆脱思 维定势,发表独特的见解。只要精心呵护学生萌发的创新意识,哪怕是点滴的、 琐碎的、片面的,都是最难得的、最精彩的。这样教学,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魅力,使其形成独立、丰富的人格,还体现了学生的自我价值。 (二) 、创新思维的培养 爱思考,善质疑,是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 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产品,所 谓“改善心智模式” ,就是指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性思维具有明显的特征,即积极 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想象独特的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 2。这种创新性 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

    6、 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 (三) 、创新技能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应从基础入手。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和提高要以较先进 的技术的刻苦学习精神为前提;环境与氛围的优良与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外界 条件,智慧的启发与新思想的产生仅以它为必要条件;着重知识与技术的创新, 实践应用才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方法的正确选择不可忽视。这样有 机结合创新教育,才会是有本之源的探索之路。 (四) 、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过程并不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 大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 “创造涵容着为推进人类文明 进化而选择的崇高性,独特性兼备的创新目标,涵容着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投 入创新过程的高尚情操,涵容着为增进利他精神而尽情发挥的开拓风貌,涵容着 为优化个性的创新性社会功能而认真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涵容着为追求永恒的 - 3 - 价值目标而把自我短暂的人生化为人类文明序列的磊落胸怀。 ” 3在智力和创新情 感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人们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除创新情感外,个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论文--新时期的小学创新教育)为本站会员(课***)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