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12 页 土地整理与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一)摘要(一)摘要 土地整理作为一项土地资源管理措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农 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农村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土地使用制度面临 着不断规范和完善。本文通过运用理论和实践资料就土地整理的背景、现状、及 对未来发展道路进行分析,揭示土地整理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之间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关键词:土地整理;城镇化;家庭联产承包制;规模经营 (二)目录(二)目录 1 前言. 2 2 我国当前大力开展土地整理的背景分析 2 2.1 生存空间压力增大,耕地数量锐减,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2 2.1.1 城
2、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 3 2.1.2 乡镇企业用地利用率下降。 3 2.1.3 农村住宅用地超过控制目标。 3 2.1.4 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数量较多。 3 2.1.5 违法用地屡禁不止。 3 2.2 农田基本建设减少,农业投入下降,抛荒闲置土地增加. 4 2.3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存在弊端. 4 2.4 土地整理取得显著成效. 4 3 土地整理现状与当前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分析 5 3.1 土地整理现状分析. 5 3.1.1 对中低产田改造。 5 3.1.2 废弃窑场整理。 5 3.1.3 未利用土地开发。 6 3.2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及对土地整理的影响. 6 3.2.1 农村集体土
3、地所有权登记工作滞后, 不利于土地整理的产权调 整. 6 3.2.2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缺乏力度, 整理后的农业生产现状难以得 到显著改善. 6 3.3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 7 第 2 页 共 12 页 3.4 土地整理对农村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 8 3.4.1 建设标准农田,改善生产条件 ,增加耕地面积,促进农业发 展. 8 3.4.2 治理“空心村”,拓宽用地空间,促进城镇化 8 3.4.3 实现优势互补,开辟脱贫途径 9 3.4.4 建立新的产业,培育起增长点 10 3.4.5 引入市场机制,深化体制改革 10 4 我国未来土地整理及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发展 10
4、4.1 处理好土地整理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 10 4.2 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设 11 4.3 建立农村土地资产经营机制,为土地整理扩大融资渠道 11 (三)主体部分(三)主体部分 1 1 前言前言 2001 年 12 月 11 日我国正式加入 WTO,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挑战,表现 在农业生产上尤为明显。过去一直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农 业生产分散、科技含量低、劳动生产率低。加入 WTO 后,随着农业贸易市场的逐 步全面开放,国外农产品的大量涌入,这些制约因素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尤其 是粮食作物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多数地方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田作业仍以手工劳动
5、 和畜力耕作为主, 这与国外在各个农业生产环节中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机械的广 泛应用下的农场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很难适应加入 WTO 的 要求。土地整理就是调整不合理的用地结构,归并田块,整理农村宅基地,增加 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利于发展规 模经营,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2 2 我国当前大力开展土地整理的背景分析我国当前大力开展土地整理的背景分析 2.1 2.1 生存空间压力增大,耕地数量锐减,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生存空间压力增大,耕地数量锐减,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我国城市的发展过去一直走的是一条“外
6、延扩张式”道路。据统计,1986 1996 年,全国城市非农业人口增长 59.7%,而城市用地却增长了 106.8%,仅 19911995 年我国每年减少耕地约约 980 多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超过 320 第 3 页 共 12 页 万亩,占耕地减少总量的 32.6%。建设占地中,国家建设、集体建设、农村个人 建房的比例分别为 55.84%、31.96%和 12.20%。国家建设中城镇用地最多,占 40% 以上;从耕地占用的地域分布看,按占用耕地的绝对数量统计,东部地区大于中 部,中部地区大于西部。从近几年情况看,我国耕地减少问题突出地反映在以下 几个方面。 2.1.1 2.1.1 城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城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 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加快小城镇的发展”这样一个政策,这就导致了我国城市数量快速增加。到 1996 年底,我国城市数量从原先的 321 个增加到 666 个,城市人口由 2.29 亿上升到 3.78 亿。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