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卧式双面 12 轴组合钻床总体设计及左主轴箱设计 学 科 部: 理工学科部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2013 年 12 月 日 : 56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组合机床是以通用部件为基础, 配以按工件特定形状和加工工艺设计的专用部件 和夹具,组成的半自动或自动专用机床。 组合机床一般用于加工箱体类或特殊形状的零件。 加工时, 工件一般不旋转, 由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进给运动,来实现钻孔、扩孔、锪孔、铰 孔、镗孔、铣削平面、切削内外螺纹以及加工外圆和端面等
2、。有的组合机床采用 车削头夹持工件使之旋转,由刀具作进给运动,也可实现某些回转体类零件(如 飞轮、汽车后桥半轴等)的外圆和端面加工。 组合机床具有如下的特点: (1) 主要用于棱体其零件和杂件的孔面加工。 (2)生产率高。因为工序集中,可多面、 多工位、多轴、多刀同时自动加工。 (3)加工精度稳定。因为工序固定,可选用 成孰的通用部件、精密夹具和自动工作循环来保证加工精度的一至性。 (4)研 制周期短,便于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成本低。因为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 程度高, 通用零部件占 7090%, 通用件可组织批量生产进行预制或外购。 (5) 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 (6)配置灵活。因结
3、构是横块化、组合化。可按 工件或工序要求, 用大量通用部件和少量专用部件灵活组成各种类型的组合机床 及自动线;机床易于改装:产品或工艺变化时,通用部件一般还可以重复利用。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或多工位同 时加工的方式,生产效率比通用机床高几倍至几十倍。由于通用部件已经标准化 和系列化,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能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因此,组合机床兼有 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可用以组成自动 生产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 二十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可转位刀具、密齿铣刀、镗孔尺寸自动检测和 刀具自
4、动补偿技术的发展,组合机床的加工精度也有所提高。铣削平面的平面度 可达 0.05 毫米1000 毫米,表面粗糙度可低达 2.50.63 微米;镗孔精度可达 IT76 级,孔距精度可达 0.030.02 微米。 专用机床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兴起 而发展起来的。在专用机床中某些部件因重复使用,逐步发展成为通用部件,因 而产生了组合机床。 最早的组合机床是 1911 年在美国制成的,用于加工汽车 零件。初期,各机床制造厂都有各自的通用部件标准。为了提高不同制造厂的通 用部件的互换性,便于用户使用和维修,1953 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 57 公司与美国机床制造厂协商,确定了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标准化的
5、原则,即严格规 定各部件间的联系尺寸,但对部件结构未作规定。 通用部件按功能可分为动力 部件、支承部件、输送部件、控制部件和辅助部件五类。动力部件是为组合机床 提供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部件。主要有动力箱、切削头和动力滑台。 支承部件 是用以安装动力滑台、带有进给机构的切削头或夹具等的部件,有侧底座、 中 间底座、支架、可调支架、立柱和立柱底座等。 输送部件是用以输送工件或主 轴箱至加工工位的部件,主要有分度回转工作台、环形分度回转工作台、分度鼓 轮和往复移动工作台等。 控制部件是用以控制机床的自动工作循环的部件,有 液压站、 电气柜和操纵台等。 辅助部件有润滑装置、 冷却装置和排屑装置等。 为
6、了使组合机床能在中小批量生产中得到应用,往往需要应用成组技术,把结构和 工艺相似的零件集中在一台组合机床上加工,以提高机床的利用率。这类机床常 见的有两种,可换主轴箱式组合机床和转塔式组合机床。 组合机床未来的发展 将更多的采用调速电动机和滚珠丝杠等传动,以简化结构、缩短生产节拍;采用 数字控制系统和主轴箱、夹具自动更换系统,以提高工艺可调性;以及纳入柔性 制造系统等。 1.3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目前,组合机床主要用于平面加工和 孔加工两类工序。其中孔加工包括钻、扩、铰、镗孔以及倒角、切槽、攻螺纹等。 随着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其工艺范围正在扩大到车外圆、 行星铣削、 拉削等工序。 此外还可以完成焊接、热处理、自动装配和检索、清洗等非切削工作。组合机床 在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电机、仪器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