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 目 跨座式单轨车辆 转向架机械平衡设计 专 业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班 级 2009 级城市 1 班 学 生 指导教师 2013 年 一、选题目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选题目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壮大, 单轨交通系统以其振动小、 噪声低、 制动能力强、爬坡性能好、转弯半径小的特点被运用到一些中小容量的线路上。 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转向架与地铁车辆不同,跨座式单轨车辆全部采用橡胶轮胎, 而地铁车辆采用的是可以自动对中的踏面车轮, 所以单轨车辆转向架设有导向轮 和稳定轮来完成导向和稳定的作用。 转向架机械平衡设计是基于单轨车辆通过曲 线
2、线路时导向轮的机械平衡设计, 利用重型卡车的多轴平衡悬架的原理来解决转 向架导向轮在通过曲线线路时的径向力不均衡问题, 从而使车辆具有良好的曲线 通过性能,减小导向轮的磨损量,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跨座式单轨车辆已运用到一些大城市作为主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据了 解,现阶段的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导向轮之间的轮距是定值,在线路上运行 的时候不可以根据线路路况调节导向轮轮距, 所以在直线线路上运行的时候导向 轮能够良好的抱住轨道梁,起到导向的作用,通过曲线线路的时候,由于车速, 轨道半径和轨面超高的不同,会引起两
3、侧导向轮所承受的径向力有很大的差别, 甚至可以使车辆失去稳定性。研究表明,跨座式单轨车辆通过曲线线路时,车体 的侧滚角以及转向架的导向轮和稳定轮径向受力情况是评价其运行稳定性的重 要指标。因此要改善单轨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必需要从转向架的导向轮和稳定 轮入手,做平衡设计。这也是单轨车辆转向架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三、研究重点三、研究重点 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机械平衡设计的研究重点是转向架的导向轮的机械 平衡设计,即车辆通过曲线线路时要求所有导向轮与轨道梁侧面保持良好的接 触,防止有的导向轮承受径向力过大,磨损严重,而有的导向轮受径向力过小, 甚至趋于零,失去导向能力的情况。重型卡车都采用了多轴
4、平衡悬架,因为任何 多轴车辆的全部车轮如果都是单独地刚性悬挂在车架上, 则在不平路面上行驶的 时将不能保证所有车轮同时接触地面,当有弹性悬架而道路不平度较小时,虽然 不一定会车险车辆悬空的状态, 但各个车轮间的垂直载荷分配比例会有很大的改 变。在车轮垂直载荷变小甚至为零时,车轮的附着力随之变小甚至为零,转向车 轮遇此情况将使汽车的操纵能力大大降低以致失去操纵, 驱动车轮遇此情况将不 能产生足够的驱动力,其他的车轮则有超载的危险。多轴汽车的平衡悬架就是基 于这样的情况,将两个车桥装在平衡杆的两端,将平衡杆中部与车架作脚链式连 接,从而保证所有车轮可以和路面接触。综上,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导向轮的
5、 机械平衡设计与重型卡车的多轴平衡悬架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完全可以采用平 衡悬架的原理,运用 UG 建模软件,将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导向轮做成机械平 衡悬架系统,再用其分析模块分析转向架构架的刚度及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最后 使得车辆通过曲线线路时,可以根据轨道半径,轨面超高,车辆车速等参数,利 用机械的方式来自动调节两侧导向轮的轮距, 使得左右导向轮轮始终与轨道梁保 持接触状,径向力相当的状态。从而保证车辆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同时也提 高车辆的舒适性。 四、主要参考文献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刘绍勇重庆跨座式单轨转向架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6, (1) 2 杜子学,李吉慧,朱兴高跨座式
6、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结构疲劳寿命 分析J ,机车电传动,2011, (6) 3 杜子学,徐道雷,刘建勋某型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强度及模态分析 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2, (5) 4杜子学,李宁,陈帅跨坐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仿真分析J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 (7) 5居刚,饶晓华,任思义重卡非对称平衡悬架的研究J ,机械,2011, (8) 6苏继龙,连兴峰载重汽车 3 种结构形式平衡悬架模态分析J ,计 算机辅助工程,2012, (2) 7杨啟梁平衡悬架的振动特性分析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7, (2) 8杨业摆臂式平衡悬架的受力分析J ,客车技术,2007, (1) 9张子春,马力,王皎,王元良,徐达考虑部件弹性变形的平衡悬架 运动干涉分析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6, (4) 10王皎,马力,王元良,徐达重型特种专用车平衡悬架建模及车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