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课题 名称名称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 系系 别:别: 土木工程系 专专 业: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班 级:级: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学 号: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职称职称: 讲师 填表填表日期日期: 课题来源 导师课题 课题类别 毕业论文 一、论文资料的准备一、论文资料的准备 1.水泥及其生产工艺简介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 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cement 一词由拉丁文 caementum 发 展而来, 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
2、 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 火山灰的混合物, 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 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 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 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硅酸盐类水泥的生产工艺在水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 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 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水泥生产随生料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干法(包 括半干法)与湿法(包括半湿法)两种。 (1)干法生产:将原料同时烘干并粉磨,或先烘 干经粉磨
3、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 但也有将生料粉加入适量水制成生 料球,送入立波尔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之为半干法,仍属干法生产的一种。 (2)湿 法生产: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喂入湿法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将湿法制备的 生料浆脱水后,制成生料块入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为半湿法,仍属湿法生产之一种。 干法生产的主要优点是热耗低 (如带有预热器的干法窑熟料热耗为 31403768 焦/千克) , 缺点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匀,车间扬尘大,电耗较高。湿法生产具有操作简单,生料成分容 易控制,产品质量好,料浆输送方便,车间扬尘少等优点,缺点是热耗高(熟料热耗通常 为 52346490 焦/
4、千克) 。分解窑一般分为立窑和回转窑两种。 (1)立窑:窑筒体立置不 转动的称为立窑。 分普通立窑和机械化立窑。 普通立窑是人工加料和人工卸料或机械加料; 机械立窑是机械加料和机械卸料。机械立窑是连续操作的,它的产、质量及劳动生产率都 比普通立窑高。近年来,国外大多数立窑已被回转窑所取代,但在当前中国水泥工业中, 立窑仍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建材技术政策要求,小型水泥厂应用机械化立窑,逐步取代普 通立窑。 (2)回转窑:筒体卧置(略带斜度,约为 3%) ,并能作回转运动的称为回转窑。 分煅烧生料粉的干法窑和煅烧料浆(含水量通常为 35%左右)的湿法窑。干法窑:干法 窑又可分为中空式窑、余热锅炉窑、
5、悬浮预热器窑和悬浮分解炉窑。70 年代前后,发展 了一种可大幅度提高回转窑产量的煅烧工艺窑外分解技术。其特点是采用了预分解 窑,它以悬浮预热器窑为基础,在预热器与窑之间增设了分解炉。在分解炉中加入占总燃 料用量 5060%的燃料,使燃料燃烧过程与生料的预热和碳酸盐分解过程,从窑内传热效 率较低的地带移到分解炉中进行, 生料在悬浮状态或沸腾状态下与热气流进行热交换, 从 而提高传热效率,使生料在入窑前的碳酸钙分解率达 80%以上,达到减轻窑的热负荷,延 长窑衬使用寿命和窑的运转周期, 在保持窑的发热能力的情况下, 大幅度提高产量的目的。 湿法窑:用于湿法生产中的水泥窑称湿法窑,湿法生产是将生料制成含水为 32%40% 的料浆。由于制备成具有流动性的泥浆,所以各原料之间混合好,生料成分均匀,使烧成 的熟料质量高, 这是湿法生产的主要优点。 湿法窑可分为湿法长窑和带料浆蒸发机的湿法 短窑,长窑使用广泛,短窑目前已很少采用。为了降低湿法长窑热耗,窑内装设有各种型 式的热交换器,如链条、料浆过滤预热器、金属或陶瓷热交换器。 2.生料制备 (1)计算机三维模型系统在矿山设计中大量推广应用,矿山勘探时,取得完整的数 据,在设计时,将矿山分成体积较小的 CaO、SiO2、MgO、R2O 等成分较为均匀的若干有限 单元,在生产时搭配使用,在开采时,根据生产所需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