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论手机媒体中的信息传播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新闻学 指导教师: 2011 年 3 月 19 日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一、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 中越来越普及的商品。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截至 2008 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已超过 6.4 亿, 这一数字与 2005 年底相比增长了将近一倍, 速度之快, 令人惊叹。 有专家估计, 到 2010 年,全球有约 30 亿用户使用手机,占全球总人口的将近一半。 与此同时, 手机产品的更
2、新换代速度也是快得惊人, 手机功能日益强大、 款式多样、 价格高低不等, 适合不同的消费人群。 在手机发明之初, 仅仅是为了满足移动通话功能。 现如今,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人性化,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感也越来越强,甚至出现 了“手机依赖症”这样的情况。人们用手机聊天、上网、查询信息、听广播、看电视 而作为接收终端的手机,又因为其便携性、互动性以及带来的增值服务等因素,进一步 促进了手机的广泛应用。 随着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多,手机的影响力也日益强大,从而推动了相应的信息传播 形式的广泛应用。手机已从单一的通话、短信功能,向着多媒体、全方位的方向发展, 已拥有了像手机报、手机音频广播、手机网络、手机电
3、视等等更多的应用形式。而应用 手机进行信息传播, 也不仅仅局限于个人, 企业甚至政府也日益认识到手机功能的强大, 都在通过手机进行各方面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手机以其独有的互动性,开拓了新闻报道 的信源。 1 由此,手机媒体应运而生。在 2009 年 2 月 18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中,将手机媒体定义为: “指通过手机终端,进行各 种(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媒体内容的传播。 ”由此可见,手机媒体包括手机报、 手机音频广播、手机网络、手机电视、手机视频、手机小说等等广泛领域。 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媒体具有多媒体融合、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传播
4、 效果强大等特征。 一直以来,学术界将大众媒体分为了四大类,即平面媒体(包括报纸和杂志) 、广 播、电视和互联网。现如今,随着手机媒体的不断发展,其已成为了学界公认的第五媒 体。手机媒体不仅拥有自身的传统业务,更融合了前四大媒体的基本功能,对于整合众 媒体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如今,手机正从人际传播的领域向着大众传播方向迅速发展。事实上,随着 3G 等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机媒体发展为大众化媒体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手机媒体的多 媒体化和娱乐化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和认同。 有学者认为,在未来的手机媒体发展中,通信功能将渐渐被淡化,新闻传播、娱乐 游戏、移动虚拟社
5、区、信息服务等附加功能将不断增加。在未来的十几年中,手机将扮 演互联网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所担当的角色,这不仅仅会对传统的传播方式提出质疑和挑 战,还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各方面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 2 (二)研究现状与主要观点(二)研究现状与主要观点 目前,各专家学者对手机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剖析当 前手机媒体发展已经显现的或者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以及探讨手机媒体的未来发展前 景等方面,现择其要者,可以概括这类研究的核心内容如下: 1.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 研究手机媒体问题,都要从发展现状着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媒 体的功能日益强大。手机更新
6、换代之快令发展现状研究总是赶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主 要研究成果旨在探讨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理清手机媒体发展的政策环境、技 术背景及发展态势等问题,把脉手机媒体发展状况。 (1)作为融合型平台的手机媒体 手机媒体成为融合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的新型平台是很多专家学者公认 的事实。付玉辉、李秀莹在手机媒体 2010: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型融合新媒体一 文中对 2010 年我国手机媒体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文章认为 3G 时代和三网融合的新 形势使得手机媒体研究的重要型日益凸显,而手机媒体无疑已经成为了依托 3G 网络的 融合平台。 “手机是一个新的,完全不同的新载体,它应该有自己的商业模式,业务平 台和业务体验。 ” 3 (2)深刻影响传媒生态的手机媒体 手机媒体的发展精彩纷呈,除了传统的短信、通话等形式外,手机阅读、手机报、 手机电视、手机网络的发展力量令人惊叹。手机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挑战着既往的媒体 形式。肖倩、杨成在手机正深刻影响传媒生态一文中指出,手机媒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