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走向整体化、 交叉化和数字化以及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跨学科技术,其发展趋势是光机 电一体化、柔性化、智能化、仿生物系统化、微型化。其产品功能是通过其内部各组成部 分功能的协调和综合来共同实现的。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产品功能;协调和综合 第第 1 1 章章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1.1 基本概念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 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 Mechanics 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
2、Electronics 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 1971 年日 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 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 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 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 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 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 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一 代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也是工
3、程领域不同种类技术的综合及集合,它是建立在机械 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伺服驱动技 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高新技术 1.2 机电产品的优越性 与传统的机电产品相比,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下述优越性: 1. 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 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都具有自动监视、报警、自动诊断、自动保护等功能。在工作过 程中,遇到过载、过压、过流、短路等电力故障时,能自动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和减少人 身和设备事故,显著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2. 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 机电一体化产品大都具有信息自动处理和自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和检测的灵敏度、精 度以及范围都有很
4、大程度的提高,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地保证机械的执行机构按照设 计的要求完成预定的动作,使之不受机械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最佳操作,保 2 证最佳的工作质量和产品的合格率。同时,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了工作的自动化,使 得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例如,数控机床对工件的加工稳定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比普通机 床提高 5 6 倍。 3使用性能改善 机电一体化产品普遍采用程序控制和数字显示,操作按钮和手柄数量显著减少,使得 操作大大简化并且方便、简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工作过程根据预设的程序逐步由电子控 制系统指挥实现,系统可重复实现全部动作。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可通过被控对象的数 学模型以及外界参数
5、的变化随机自寻最佳工作程序,实现自动最优化操作。 4. 具有复合功能并且适用面广 机电一体化产品跳出了机电产品的单技术和单功能限制,具有复合技术和复合功能, 使产品的功能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具有自动化控制、自动补 偿、自动校验、自动调节、自动保护和智能化等多种功能,能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和不同领 域,满足用户需求的应变能力较强。例如,电子式空气断路器具有保护特性可调、选择性 脱扣、正常通过电流与脱扣时电流的测量、显示和故障自动诊断等功能,使其应用范围大 为扩大。 5.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安装调试时,可通过改变控制程序来实现工作方式的改变,以适 应不同用户对象的需要以及现场参数变
6、化的需要 这些控制程序可通过多种手段输入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控制系统中,而不需要改变产 品中的任何部件或零件。对于具有存储功能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可以事先存入若干套不 同的执行程序,然后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只需给定一个代码信号输入,即可按指定的预 定程序进行自动工作。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自动化检验和自动监视功能可对工作过程中出现 的故障自动采取措施,使工作恢复正常。 1.3 机电产品的分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工业生产过程的所有领域,因此,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按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可以将 其分成下述几类: 1. 数控机械类 主要产品包括数控机床、机器人、发动机控制系统以及全自动洗衣机等。这类产品的特点 是执行机构为机械装置。 2. 电子设备类 主要产品包括电火花加工机床、线切割机、超声波加工机以及激光测量仪等。这类产 品的特点是执行机构为电子装置。 3.机电结合类 产品包括自动探伤机、形状自动识别装置、CT 扫描诊断机以及自动售货机等。这类 产品的特点是执行机构为电子装置和机械装置的有机结合。 4.电液伺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