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本文主要对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机械自动化相比较,提出了具有智能 化的特征是现代机械和传统的机械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根据机械自动化在 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显现出了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优点和效益。即多功能 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不断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多元化 需求。 文章从系统的观念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 及过控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着重例举了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和冷却剂 流量和气氨排量的最佳控制方案。提出了过程自动化控制今后的主要目标, 指明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设计制造; 自动化; 产品; 发展; 方向 2 目录目录
2、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5 1.1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 5 1.2 机械自动化的科学技术 5 第二章第二章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符合设计原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符合设计原则 6 2.1 满足对机器的功能要求 6 2.2 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 6 第三章第三章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8 3.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方面的研究 8 3.1.1 单冲量控制系统 8 3.1.2 双冲量控制系统 9 3.1.3 三冲量控制系统 10 3.2 冷却器控制方案的研究 12 3.2.1 控制冷却剂的流量 12 3.2.2 控制气氨的排量 13 第四章第四章 机械
3、自动化系统的优点与效益机械自动化系统的优点与效益 14 4.1 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14 4.2 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 14 4.3 调整和维修方便,使用性能改善 14 4.4 具有复合功能, 适用面广 15 4.5 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15 3 4.6 节约能源,减少耗材 15 第五章第五章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16 5.1 机电一体化 16 5.2 智能化 16 5.3 模块化 16 5.4 网络化 16 5.5 微型化 17 5.6 绿色化 17 5.7 人格化 17 第六章第六章 结论结论 1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9
4、4 第一章第一章 前前 言言 1.1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 早在 1971 年日本的 机械设计 杂志副刊上刊登了机电一体化这一名词, 后来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而被广泛的应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于 1984 年为现代机械下了如下定义: “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协调与控制的, 用于完成包 括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等动力学任务的机械和(或)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 系统” 。 它与前面提及的机电一体化是一致的, 因此可以说现代机械就是指机 电一体化系统。20 世纪 90 年代国际机器与机构理论联合会,给出了这样的 定义,机电一体化是精密机械工程、电子控制和系统思想在产品设计和制造 过程中的协同结合。因此又可以说机电一体化就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化基础上的发展。 1.2 机械自动化的科学技术机械自动化的科学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体,多门技术学科 相互渗透、 相互结合的产物, 是正在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机械自动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 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