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毕业论文论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论幼儿同伴冲突及对策论幼儿同伴冲突及对策 作作 者:者: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 系别、年级:系别、年级: 学科、专业:学科、专业: 完成日期:完成日期: 1 论幼儿同伴冲突及对策论幼儿同伴冲突及对策 摘摘 要要 本文以幼儿冲突为中心论题,对幼儿同伴冲突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和研究价值的阐述。 结合教育实际,本文重点研究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产生的矛盾冲突,从不同角度对幼儿产生 同伴冲突的成因进行剖析。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的存在与幼儿自身、他人以及社会现状都 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可试行性方法,运用这些方法从角色游戏与 日常活动相结合,靠各界的努力可以
2、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缓解幼儿间的冲突,并在发生冲 突后因循利导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关键字关键字:幼儿同伴冲突;表现;对策;老师扮演角色 一、幼儿同伴冲突概念 所谓的冲突,就是指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反对或一方阻止另一方企图的比较自觉 的行为,它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的互动形态。幼儿同伴冲突是指幼儿在与同伴玩耍或 相处过程中发生的相互抵制或对抗,表现为交往双方在行为、言语或情绪等方面的对立,是 幼儿与同伴之间频繁发生的一种社会互动形式。当然,在这里也要知道幼儿间的冲突行为 不等同于攻击性行为, 尽管冲突过程中常伴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但两者的区别在于攻击行 为是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常是单向发生;而冲
3、突一定存在于双方的相互对抗之中。 二、幼儿同伴冲突的表现 同伴冲突是幼儿交往过程中的常见现象, 尤其是幼儿在角游游戏交往过程中频繁发现。 幼儿冲突可归纳为两大原因,即对物品的拥有和对角色的扮演,行为不当或行为缺失。小年 龄 (4 5 岁) 幼儿间的冲突主要是因争夺物品而起,冲突原因则分别由上述两种原因引起, 所占比例基本持平,并持续到 67 岁;随年龄增加因行为不当或行为缺失引发的冲突所占 2 比例增高。 幼儿表现出的冲突行为由高到低分别是:推和推挤、 拒绝与别人玩耍、 毁坏物品、 打、踢、咬人、骂人。幼儿冲突常常以三种方式结束,即积极结果(和平解决)、中性结果(没 有胜负之分),消极结果(双
4、方情绪愤怒,不欢而散)。其中,中性结果发生的频率最高。这些 同伴冲突绝大多数发生在自由活动角色活游戏中。 第一,发生冲突是与幼儿社会认知水平低、社会交往技能不足直接相关。有一次在超 市游戏时,超市里卖各种各样的玩具,男孩子一般对手枪很干兴趣,当俊泽和涛涛同时选 中了超市里唯一的手枪,起先开始争抢,超市里扮演营业员的幼儿一直在那儿看,一点反 应都没,当涛涛抢到手后还用抢去打别人。幼儿在游戏时没有想到另外的解决方法,如找 营业员,报警等。 第二,幼儿的自我中心特点决定了幼儿对他人观点、想法、行为以及游戏中的物品所 属等存在认知缺陷。孩子们在游戏时玩得正高兴,突然间,强强和斌斌为了一台收银机吵 了起
5、来,斌斌从强强手中直接夺过收银机,小手死拽着收音机不放。强强嚷到: “这是我 的。 ” “让我也玩玩嘛! ” “不行,不行,就是不行。 ”接下来,两个孩子愈演愈烈,争得面 红耳赤。发生这样的情况,幼儿在游戏的时候斌斌主要是出于好玩,没有考虑到收银机到 底是谁用的,从强强的语言中也看出他没有用语言说明这台收银机因该是属于他的。 第三,语言发育不成熟,影响了他们直接的交往。角色游戏开始了,鹏鹏今天是点心店 里送外卖的,只见他非常开心地拿着外卖盒,来来往往。突然,昊昊飞快地冲了过来,把 鹏鹏狠狠地撞了一下。鹏鹏摔倒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 的事情,并问他们: “怎么了?”鹏
6、鹏哭得更厉害了。 “让老师看看,呀,你受伤了,很痛 吧?快,快让我送你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昊昊还不快来帮忙呀。 ”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 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昊昊和我一起扶着鹏鹏慢慢地来到了“娃娃医院” 。事件中两位 幼儿没有语言,都是教师利用语言丰富游戏情节,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故各种矛盾也在幼 儿不经意的游戏之间不断上演。 第四,由于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导致幼儿对同伴有攻击性行为。在角色游戏娃娃家 里,扮演妈妈的小朋友在给宝宝喂奶,当我一转身的时间,听见她挺郁闷的告诉我: “老 师我没有打他,他打我了。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 有些幼儿的气质类型偏向于胆汁质,这些幼儿好动,对于自己的行为时而很难控制,而有 些行为可能是习惯性的动作,这样的幼儿会在不知不觉中于同伴产生矛盾冲突。 3 在孩子的世界里,类似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不少教师对幼儿自 发的冲突不重视,首先想到的就是制止孩子的冲突,拉开幼儿之间的的距离,其实,对于 每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这类冲突事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教育的契机。 三、幼儿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