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目 录录 1 1 引引 言言 1 1 2 2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1 1 2.1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 1 2.22.2 构建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 2 2 2.32.3 确定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权重 3 3 2.42.4 构建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模型 5 5 3 3 平顶山市生态安全评价平顶山市生态安全评价 6 6 3.13.1 评价过程的计算评价过程的计算 6 6 3.1.1 3.1.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6 6 3.3.1 1.2 .2 平顶山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计算平顶山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计算 6
2、6 3.23.2 评价结果分析评价结果分析 6 6 3.3.2 2.1 .1 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6 6 3.3.2 2.2 .2 评评价结果分析价结果分析 7 7 4 4 结论与对策结论与对策 9 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111 致致 谢谢 1212 1 1 1 引引 言言 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 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环境污染、生物入侵、 自然灾害等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诸多挑 战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建
3、立国家生态安全体系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目前关于生态安全概念,基本上存在着广义 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 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 经济和社会所组成一个复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 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 1。 平顶山市作为河南省和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它在支撑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与此同时,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也给这个城 市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如土地塌陷、大
4、气污染、煤矸石占地和自燃、水 体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存环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 的矛盾非常突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平顶山市目 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内外对生态安全的评价已由最初定性的简单描述发展为现今的定量判断,评价方法 主要有数学模型法 2、生态模型法3、景观分析法4及数字地面模型法5等,本文将信息论 中的熵值理论引入到权重的计算中,建立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平顶山 市过去十年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一方面对平顶山市的生态环境重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 量,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率的良性循环,促进平顶山市的可持续发
5、展有着重要的 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评价标准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 评价的方法与实践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新的探索和尝试。 2 2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2.1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要使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具体化和定量化并且全面、准确、和科学地反映城市生态 2 安全状况,就必须遵循一定原则来构建指标体系6。 (1)科学性原则 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建立指标体系,只有科学的指标体系才能进行科学的评价,也才 能科学的反映生态安全状况。 (2)规范性原则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项指标构成的体系,由于这些指标
6、的性质和特点不 尽相同,这就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类和规范化处理,使各类指标的涵义、范围、量纲和 计算方法等具有统一性,而且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以保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准确 性和可比性。 (3)可行性原则 指标体系必须根据生态安全内涵的要求来设置,根据具体的生态安全内容来确定相应 的指标体系,在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时具有可行性。 (4)层次性原则 根据评价需要将指标体系分解为若干层次结构,使指标体系合理、清晰。 (5)动态性和稳定性原则 指标对时间、空间或系统结构的变化应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同时又保持指标在一定时 期内的稳定性。 (6)完备性和独立性原则 能全面反映城市生态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状况,各指标间相互独立或相关性小,避免包 容和重叠,力求简而精。 2.22.2 构建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 基于 PSR 概念模型,通过对平顶山市这一煤炭资源型城市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同时根 据对生态安全的内涵与生态环境要素的理解,并考虑到目前有关安全评价的各种方法7 、8 11,本文在剔除了差别较大的指标,保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