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习作指导的有效途径小学生习作指导的有效途径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小学生怕写作文,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 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上不得法。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理论, 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滔滔不绝地讲述写作特点,不注意 在读写结合上花气力; 不注意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学生写作内容空泛, 脱离生活实际,没有写作源泉。学生在教学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先 生讲,学生听,先生出题,学生写,先生批改,学生抄由于上述 问题的存在, 在作文教学中造成了学生种种心理障碍, 对写作失去兴 趣,丧失信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要为学 生创设宽松、自由的习作环境,帮助他
2、们打开生活之窗, 倡导生活写 真,关注个性表达。教师要通过有效指导,多角度评价,让学生的笔 不再沉重,变习作的苦为乐 。本文中,我结合日常教学中的 做法及广大前辈同行的先进经验, 从习作指导和习作评价等方面加以 论述, 文中提到了一些卓有效果的习作指导途径与方法。 当然由于水 平有限,文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关键词关键词 个性表达 激发兴趣 生活作文 有效指导 多角度评价 目录目录 1、 儿童的作文关注作文的个性表达 1、1 童心无忌作文立意的个性化 1、2 童趣盎然作文思维的个性化 1、2、1 要开发儿童的想象空间 1、2、2 要激发儿童的思维裂变 1、3 童笔生花作文形式的
3、个性化 1、4 童言灿烂作文语言的个性化 2、习作指导让学生的笔不再沉重 2、1 从思想和形式上淡化作文的概念 2、2 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摆在作文教学的首位 2、2、1 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2、2、2 走进生活,品味生活 2、3 教师有效指导,变苦事为乐事 2、3、1 重视观察指导,打好习作基础 2、3、2 充分利用教材,开展课后练笔 2、3、3 转变观念,巧妙引导 3、习作评价从心开始 3、1 利用期待效应 ,让评价快起来 3、2 利用椰壳效应,让评价新起来 3、2、1 灵活评价方法 3、2、2 丰富评价形式 3、3 利用共生效应,让评价动起来 3、3、1 建立生生评价共生圈 ,在互评
4、中提高水平 3、3、2 建立师生评价共生圈 ,在引领中促进发展 3、4 利用南风效应,让评价暖起来 3、4、1 激励为主,中肯评价 3、4、2 走进心灵,真情评价 3、4、3 美化评语,诗化评价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 1、儿童的作文儿童的作文关注作文的个性表达关注作文的个性表达 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 。 每一 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 是不能复制的个体, 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 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 情感的形式作文,应当具有个性,也就是说,个性化是作文的 精神 ,使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 1 1、 1 1
5、童心无忌童心无忌作文立意的个性化作文立意的个性化 作文,是儿童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应该是他们抒 发个性情感最自由的天地。可是,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习惯于 树立意义的灯塔让儿童仰望,把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异变成为 毫无生气的技能训练,这样的作文教学必然远离作文的本原。在作 文的时候,我们常能听到学生无奈的叹息或无力的反抗:老师,我 没事可写!学生真的无事可写吗?其实不然。现代儿童的生活接触 面比起他们的前辈不知扩大了多少倍,他们缺乏的只是大人们需要 的所谓的有意义的事 。正是为了这类有意义的事 ,我们顺手 把孩子的思想清理干净了,然后越俎代龅,塞进一些好东西 。记 得有这样的故事:一位
6、小学生一篇有关牛的文章中写到,牛不 爱干净,身上脏兮兮的,它的毛病很多。结果遭到了家长的反对, 在家长的指导下重新立意构思,定位为赞美老黄牛的奉献精神、吃 苦精神,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并不觉得它 是陌生的,而是似曾相识,因为我们身边深知自己经常在演绎这样 的故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比孩子们懂得更应 该如何生活、如何作文。 作文是生活的反应,也是人性的投射。生活是多彩的,人性是 多棱的,既能折射出真善美,也能反映出假恶丑,甚至还会有调和 的中间色彩。我们要敢于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 用惊 奇、赞叹去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 ,让 学生多角度立意,在作文中吐真意、发真情、放飞自己的心灵、展 示多彩的童心世界。 曾经有个学生写过这样一段有趣的文字:我有一个懒爸爸,每 天躺在床上呼呼睡大觉,什么事儿都推给妈妈做。一天早上,我和 妈妈叫他一起去操场锻炼身体,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