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 (设(设 计)计) 题 目 机电一体化发展前景机电一体化发展前景 院 系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 业 机电一体化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目 录 【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1 第一章 机电一体化概要 . 1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1 1.2、机电一体化产品 2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2.1 机电一体化发展 . 2 2.2 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3 第三章 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 4 3.1 一体化面临的形式 . 4 第四章 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 5 4.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结构 5 4.2 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2、. 6 第五章 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 6 5.1 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6 5.2 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协会”作用 . 7 5.3、优化发展环境、增大支持力度 . 7 5.4 突出发展重点,兼顾“两个层次” . 7 5.5 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 7 第六章 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8 6.1 一体化技术 8 第七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9 7.1 分布式控制系统(CS) . 9 7.2 开放式控制系统(OCS) 9 7.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 9 7.4 现场总线技术(BT) 10 7.5 交流传动技术 . 10 7.6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10 7.6.1
3、机电一体化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 10 7.6.2 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方面的应用 11 76.3 工业机器人. 11 结束语 . 12 参考文献 12 【 摘要摘要】 在机械工程领域, 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 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 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 【关键词关键词】:机电 一体化 发展 系统 前言前言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 还 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
4、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 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 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 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 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 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因此, “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 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 而不是机械技术、 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 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
5、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 仍属传统机械, 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 体力。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 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 诊断与保护等。 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 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 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1 1 第一章第一章 机电一体化概要机电一体化概要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 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
6、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 还 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 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 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 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 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 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 “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 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 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1、 数字化 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