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 题题 目目: 论缩小贫富差距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论缩小贫富差距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专专 业:业: 经济学经济学 姓姓 名: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院系站点:院系站点: 深圳时代华亚培训中心深圳时代华亚培训中心 2012 年 03 月 10 日 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职务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工作单位 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 (签章)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意见:答辩委员会意见: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 年 月 日 答辩成绩: 院(系) 、站点盖章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 任任 务务 书书 题题 目目: 论缩小贫富差距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论缩小贫富差距与和谐社
2、会的构建 摘要:摘要:我国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贫富差距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响下 呈逐步拉大的趋势。缩小贫富差距是建设和谐社会重要基础的内涵。解决贫富差 距的问题,关键是制度,只有从市场行为、税收、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作出合理 的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缩小贫困差距,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关键词:和谐社会;贫富差距;制度安排。 贫富差距的适度存在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1。在西方发 达国家,最富裕的 20%人口的财富一般是最贫困的 20%人口的 67 倍,而在美 国这个比例甚至达 10 倍。我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 展速度, 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3、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 贫富差距在 “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响下呈逐步拉大趋势,其分化程度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水平。如果将收入界定为由工资、工资外收入、实物补贴、福利、资本收入与赠 予等构成的话,那么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的收入差距将更大2。学者们认为, 当前正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 也是现代化发展关键时期, 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多发、 社会最不稳定时期3。如果制度得当,则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 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则会出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拉美化”现象:经济社会发 展脱节,社会各阶层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社会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 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在该时期,妥善解决好贫
4、富两极分化的制度问题,对于党提 出的和谐社会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1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的分析。 1.1 相关数据分析。 对贫富差距现状的界定分析, 主要是从当前学者们比较认同的基尼系数分析 与统计局的数据对比分析中反映出来。 1.1.1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 我国总体居民基尼系数在 1994 年达到 峰值 0. 389,而后有一定水平下降(1996 年 0.375,1997 年 0. 379, 1998 年 0. 386) , 到 2006 年又回升到 0.397。 而社会学家的调查数据显示差距更大: 1980 年,中国大陆的基尼系数约 0.3,到 1988 年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也只有
5、0.382,但 到了 1994 年的 0. 434 以后逐年攀升, 2005 年为 0.456,2006 年 0.457,2007 年 0.458,每年增 0.1 百分点4。 1.1.2 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扩大。统计数据显示, 2006 年,城镇居 民中 20%最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 25 410. 8 元)是 20%最低收入组(人 均可支配收入 4 567. 1 元)的 5.6 倍;农村居民中 20%最高收入组(人均纯收 入 8 474. 8 元)是 20%最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 1 182.5 元)的 7.2 倍。 1.1.3 农村内部差距扩大的同时,城乡差距逐年拉大。1978 年
6、农村居民收 入的基尼系数为 0.212 4,1994 年就到了 0. 32,1999 年又上升到 0. 336 1。从实 际收入看,以 2007 年为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 9. 5%,为 1985 年以 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 3. 331,绝对差距达到 9 646 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1.2 基于社会发展现实矛盾的分析。 1.2.1 政府财富增长过快,政府占有社会财富过多 2007 年,世界银行发 布了 2 份极具震撼力的报告。第 1 份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指出,俄罗斯 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 第 2 份报告涉及中国, 在 2001 年至 2005 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 10%的速度增长,但 13 亿人口中最贫穷的 10%人口的 实际收入却下降了 2. 4%。中国 30 年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从 1995 年到 200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