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考号: 姓名: 论文摘要论文摘要 由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分析其主要原因,存在教学与社会需 求脱节和多数毕业生实践能力弱等原因。针对以上原因提出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 竞争力的建议:明确就业目标及方向和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提倡学 以致用,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关键词 提升 计算机专业 就业竞争力 实践能力 1.1.引引 言言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部分学生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专业人士认为主要是高等院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而就业需求增长速度过 小引发这样的后果。200720
2、09 连续三年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中,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 也迅速下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名第 2。此种现象是否纯粹属于 该专业毕业生过剩和就业需求不足产生矛盾的必然结果?经过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 此,例如,智联、中华英才网等知名招聘网站,网络工程师等 IT 相关职位常年处于招 聘热门职位前列,每一天发布的招聘信息竟达到万余条。是什么原因造成毕业生就不 了业、而用人单位也招不到人才? 2.2.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竞争力弱的原因探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竞争力弱的原因探析 就当前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及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就业竞争力弱且 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
3、面:首先,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难, 而用人单位招不到所需求人才;其次,各种计算机职业培训学校招生和就业十分火爆; 第三,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呈上升趋势,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 众说纷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作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2.12.1 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计算机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在强化专业 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传授新知识和前沿技术,让学生能学以致 用、且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当前主流计算机培训学校每 18 个月左右教材进行一次动态 更新,教学过程融入主流的技术和产品,使
4、学员掌握最新的技术;师资通常拥有 56 年的实战经验,多数担任过研发一线的项目经理。然而据了解,为数不少的高校还在 使用 5 年前出版的教材,有些课程甚至还基于 Windows 95/98 平台进行授课,教材更 新慢,新知识、新技术很难快速进入课堂。同样,高校里为数不少的计算机老师多年 来工作仅限于课堂教学,没有更多的实战经验, 由此师资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跟 紧计算机科学前沿的发展, 也是计算机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主要因素2。 2 2.2 .2 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弱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弱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要求学生具 有较强的自
5、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高校的扩招使得进入高校的门槛逐级 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下降的趋势,使得多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由于教学资源配置跟不上扩招的速度,师资、实验和实践条件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 加之师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不够、实践环节的考核的复杂性和难操作性等众多原 因,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不想招应届毕业生的主要 原因。正如摩根资本与投资集团公司中国总裁刘建华曾说过:“我们不会轻易去用毕业 生,因为招聘应届毕业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成本去培养。应届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很差,比如,像一些基本的办公技能,传真机、打印机的使用,都得手把手的去教
6、。” 2.32.3 近年来,人才市场需求与校园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一边是毕业的大 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说用人单位的人才匮乏。经过与不少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座谈 后,我们发现希望从事 IT 行业的学生在就业时普遍有以下几种感觉: 在面试时问的专业技术,很多在大学时听也没听过,更不要说使用了。 在面试时会问及一些在研发实际中很具体的过程,如何进行版本控制等问题,在 校期间不曾接触过。 学生在简历上写的技能,如“精通 C开发或可熟练应用 JAVA 进行开发”等,其实 学生自己是不知道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的,自己对自己也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估。 学生缺失一种真正可以谋生的职业技能,对自己能做什么,可以去做什么大多数 学生一片茫然。 而通过对相关招聘公司人员接触后,我们也总结出以下几种倾向: 希望应聘学生在校内有参与到课题或项目研发的经历。 希望应聘学生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应用技能。 希望学生基础扎实,又能跟进当前主流的开发模式与技术。 希望学生有研发思路,有规范的研发流程观念。 3 3. .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