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是企图了解一个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真实面目,从晦涩的 会计程序中将会计数据背后的经济涵义挖掘出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基础。由 于会计系统只是有选择地反映经济活动,而且它对一项经济活动的确认会有一段时间的 滞后,再加上会计准则自身的不完善性,以及管理者有选择会计方法的自由,使得财务 报告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不恰当的地方。虽然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状况,但 审计师并不能绝对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恰当性,他们的工作只是为报表的使用者作 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所以即使是经过审计,并获得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的财务报表,也不能完全避
2、免这种不恰当性。这使得财务状况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2、关键词 财务状况、数据来源、比率、资金、局限性、方法与标准 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概述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 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市场体系日臻健 全,被全面推向市场的企业日渐增多,企业行为要求日趋规范、科学,评价、分析企业 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及其整体水平, 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实践中, 我们发现,常见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和 常见的流(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偿债能力分析
3、指标,以及财政部、国家经贸委、 人事部和国家计委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偿债能力、盈 利能力和整体评价分析的要求,但存在不足。本文试图从应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及评价 指标应注意的问题出发,谈谈常见的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和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和 认识误区,并提出一些改进。 三、应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及评价指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三、应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及评价指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临界值指标的分析()临界值指标的分析 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的财务效益赝产营运。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多因素的综合 评价,因此,将评价结果用于具体项目或选择部分指标进行特定目标的评价时(比如用 2 于信贷
4、和拟投资项目的评价等) ,还要进行主要财务指标的研究分析和横向、纵向比较。 例如,按照企业效绩评价的有关规定:当净资产为负值时,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积累率 两项指标和初步评价得分均按 0 分计算;资产保值增值率、经营亏损挂账比率和三年资 本平均增长率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均按 1 计算。这样由于系数和其它指标值的影响,企 业效绩评价指标值仍可能较高。如果将这一评价结果应用于信贷和拟投资企业的评价, 显然,不太合理,因为净资产出现负值,即资不抵债,按我国企业破产的有关规定,这 种企业随时都有可能破产清算。 这个例子,一方面告诉我们: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财务分析的深化与升华,它虽 然弥补了单纯财务指标难
5、以得出综合结论的不足,但是,从企业效绩评价“标识“上,看 不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潜在问题以及问题的症结,因此,我们在应用评价结果时,还要 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在进行财务指标深入分析时, 要特别注意一些处于临界值财务指标的分析。 此外,还应该注意非财务指标和非计量指标的临界值。非财务指标常见的有安全生 产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国家规定的最低要求就是其临界值。非计量指标有各种定义方 法,企业效绩评价的八项非计量评议指标是较为全面的非计量指标体系,每项指标的差 (E)级的标准值是其临界值。比如:“领导班子基本素质“评议指标的差(E)级的标准 是“企业领导班子不够团结,主要领
6、导不得力,或以权谋私,决策失误较多,企业效益 滑坡,员工怨声很大“等。 当企业领导班子基本素质具备差(E)级的基本特征时,我们应该进一步加以分析。 (二)指标计算数据来源的分析(二)指标计算数据来源的分析 企业效绩评价是以财务指标为主要内容,以净资产收益率(即投资报酬率)为核; 已指标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价,财务指标值的高低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好 坏。我们知道,计算财务指标值的数据来自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又是根据应计制和历 史成本原则确认的会计账册数据编制的。因此,我们在应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和评价指 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未进行资产评估调账的老企业。这类企业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尤其是资产项目 以及由此计算的指标值与新办企业和近期经过评估调账的企业比较相差甚远,因此,对 这类企业的财务指标计算值,应做进一步的分析。 3 2未经独立审计机构审计调整的会计报表数据。这类企业由于未按国家统一会计 政策和会计制度进行调整,其会计科目和对应会计科目的数据,缺乏可比性,由此计算 出的指标值,也就缺乏可比性。 3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