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桥头跳车的浅谈桥头跳车的防治及防治及处置方法处置方法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正处在“质”与“量”并重的重要发 展阶段, 桥头跳车以及高填方段、填挖结合部等位置因地基差异沉降 对路面结构造成的不良影响已引起公路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部 门的日益重视。汽车在桥头的行车机理很复杂,不同搭板长度、不同 沉降值及不同车型车速的影响程度各异。我们把汽车轮胎经过桥头 2 个纵坡转折时的行车线型近似地按 2 个相切的反向竖曲线考虑。 当汽 车行至 A、C 点间凸曲线路段时,形成的向心力为 FmV2R。当 汽车缓行时,向心力 F 由自重抵消,而当 F 大于自重时,汽车就会腾
2、空,形成跳车和颠簸。若 i1.5,行驶时汽车不腾空的竖曲线半 径至少应为 RmV2F 约 1020m, 而 A、 C 点间凸曲线半径近似为 8 20.015267m,远远小于汽车不腾空的竖曲线半径而引起跳车。 车辆通过桥头时腾空产生的跳动和冲击, 又造成对桥梁和道路的附加 荷载,加速了桥头搭板、支座及伸缩缝的损坏,同时也加剧了车辆机 件的磨损,降低其使用寿命。另外,跳车时车辆颠簸,引起驾驶员和 乘客身体和心理不适, 严重时会影响驾驶员的正常操作, 造成行车事 故。可见桥头跳车之危害,须严加治理。因此如何解决高等级公路桥 头跳车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本文对几种有代表性的处治方法 进行了探讨
3、。 一、桥头跳车原因分析一、桥头跳车原因分析 (一) 、 土质不良引起的地基沉陷 土质不良产生沉陷是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 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 方, 地下水位较高, 此类土天然含水量大于极限值, 天然孔隙比较大, 常含有机物质,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一旦受到扰动,天然结构易 受破坏,强度便显著降低,桥头路基填筑高度较大,产生基底应力相 对较大,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地基沉陷,且变形稳定历时 往往持续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既便是在一些稳定地基, 在外荷作用 下,也无可避免出现这个问题。 (二) 、台后填料的压缩沉降 台后填料一般为渗透性材料,存在许多孔隙,加上施工时受施 工作业方面影响,压实机
4、具不能过分靠近接触台背,不能将填料颗粒 间孔隙完全消除,在车辆荷载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填料迅速压缩,孔 隙率降低,便在短时间内产生压缩沉降,造成跳车。在工程实践中, 就是施工时工序符合要求,压实度达到要求,但台后填土较高,随着 时间推移,也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沉降。有时台后填土荷载对基底产生 附加压力,严重时会使桥台向后倾斜,发生不均匀下沉,危及行车安 全。 (三) 、施工措施不当 当前一些施工队盲目追求高速度,没有严格按施工规程作业, 台背填土速度过快,对地基造成扰动和破坏,没有充分时间固结,对 台背挡土墙等构造物挤压力大,施工时没有按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分层检测的“三分法”施工。用料没有把好质
5、量关,排水措施没有做 好,压实度没有达到要求。这些人为因素使高填土引道不稳定,完工 后沉降大,且不均匀,是造成跳车现象主要原因之一。 二、防止跳车的技术措施二、防止跳车的技术措施 (一) 、一般要求 所有结构物背后填筑,应尽量与路基填土协调进行。结构物施 工所需场地,尽量不占用路基填土范围;确实需要者,应空出一段满 足路堤大型机械施工所需的最小作业段,并应加宽背后填土的宽度, 以利压路机横向碾压(u 型桥台内及两侧锥心填土, 应采取加强夯等特 殊措施,杜绝人工夯实)。对于柱式或肋板式桥台,立柱、肋板施工 完成后,先回填台背后施工台帽(桥台盖梁),以便压路机通过柱(肋) 间压实回填料。 台帽施工
6、可不设支架,在填方顶面直接架设模板浇注 混凝土。锥坡填土应适当加宽,并削除多余土方,以保证浆砌片石护 坡的坚实稳定。 与已完成的路堤相结合部位, 应复查其压实是否合格, 若在预留的结合部位压实度不合格, 则台背回填应延长至结合部位合 格范围,然后挖成台阶。台阶高度小于 30cm,长度应大于 50cm。 桥涵等结构物处填土, 在施工中要防止雨水流入, 对已有积水应排除 并作相应处治。 (二) 、地基处理 1、位于 v 型沟内的涵洞、通道台背及高填方段填筑,要先清除 树根、杂草及坡积土,如有陷穴、洞穴和水洞(尤其应注意暗洞),应 采用已经批准的措施处理。为使台背填土与原状土结合紧密,应预先 把沟壁开凿成适当台阶;2、对于长年积水或受地表、地下水浸泡而 形成淤泥质的地基,若厚度小于 2m,应采用与台背回填相同的材料 置换, 厚度超过 2m 者, 作为特殊情况研究采用其它经济可行的方案, 对于含水量和孔隙比均较大, 且富含有机质的粘性土层亦应进行换填 处理。对于含水量大的一般粘性土,可开挖翻晒后回填利用。当填土 高度小于 4m 时,其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