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浅谈城市中产阶层家庭投资理财规划策略 1 投资理财概述 1.1 个人投资理财的定义 个人投资理财,指的是个人或家庭的生活目标得到满足以后,再去投资于股 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黄金、外汇、不动产等投资品,获取投资回报,加速 个人或家庭资产的增长,从而促使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它不同于个人理财,个 人理财除了讲个人投资筹划之外,也讲个人生活筹划。 (个人理财就是对个人或 家庭的财务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全方位管理,以实现个人财产的合理 安排、消费和使用,有效地增值和保值。 ) 1.2 投资理财热产生的原因 1.2.1 宏观经济背景 1.2.1.1 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自 1978
2、年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了 30 余年的高速增 长,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十一五”期间,则表现更为突出:中 国经济年均增长 11.2%,远高于同期 3.5%的世界平均水平。“十一五”前两年, 中国经济分别增长 12.7%和 14.2%;2008 年和 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但仍然保持了 9%以上的增长率,2010 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 10.3%。与此同时, “十一五”期间, 我国经济总量的国际地位实现“三连跳”。 国内生产总值(GDP) 居世界的位次从 2005 年的第 5 位提升到 2006 的第 4 位、 2007 年的第 3 位, 2010
3、 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此,我国的国民经济仍然保持着持 续多年稳定增长的势头,发展呼唤投资。 1.2.1.2 国家政策的推动 国家一系列改革开放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为百姓投资理财开辟了广阔的 空间。 1.2.1.3 投资渠道、投资工具增多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逐步放开,人们可以选择的投资方 式日益增多,投资者可以自主地将资金分布于银行存款、债券、股票、期货、保 险、房地产等各个领域。同时,各类理财工具也在竞争中推陈出新,不断扩展着 2 个人投资理财的空间。 1.2.2 微观经济背景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个人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可供个人支配的财产份额逐渐 增长:
4、从微观环境上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个人收入水平同步提高。同时,随 着医疗、养老、住房等制度的改革,个人收入也逐步包含了计划经济体制工资收 入中所不具备的许多内容,这样在客观上提高了个人收入水平的绝对额,个人支 配的财产份额在 GDP 中的比重也相应提高。另一方面,中国历来把节俭当作一种 美德,节俭在老百姓思想中根深蒂固,这表现在经济生活中,个人财富的存量不 断攀升,人们手中可支配的余钱逐渐增多,有条件思考自己的剩余资金如何去投 资。 1.2.3 其他原因 富裕阶层的投资理财成功对大众消费投资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众多投资 人受到别人发财致富的诱导和刺激,投资观念逐渐增强;预期通货膨胀,要求保
5、 值增值心理的增强。 1.3 进行家庭投资理财的必要性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个理财口号已不新鲜。自 08 年开始流行跑不过 刘翔,总得跑过 CPI,在 CPI 居高不下,大于银行实际存款利率的时候,进行 家庭理财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我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因素很多,通货膨胀,国家的宏观政策是我们 不能够改变的。开源节流,源即来源具体指的是收入,流即支出,支出我们很难 减少,所以我们能够做的即是增加收入。怎么增加收入呢?把 8 个小时的工作时 间延长到 10 个小时?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了,为什么我们不从其他的角度来增 加收入呢?这就是投资的必要性了。 投资就是用手上的富余资金通过一定的渠道
6、进行资本运作。 投资的目的是获 得资产的保值,增值,简单的说就是赚钱,增加自己的购买力,能够在物价上涨 的同时不降低自己手里的银子所能够买的东西的数量和质量,这是保值, 而增值 就是能够买更多的东西。 1.4 1.4 投资理财中要考虑的因素投资理财中要考虑的因素 3 1.4.1 风险程度 任何投资都涉及到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 风险越高, 收益越大, 风险越低, 收益越小, 即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例关系的。 银行存款风险较小, 但收益也较低; 股票的价格波动幅度大,风险程度高,但潜在的回报也较高。所以投资者必须在 不同类别的投资资产上作出风险与回报的选择。 1.4.2 获利能力 获利能力主要取决于投资工具的类别, 如银行存款只能提供较低的利息收入 而无资本利得;股票则可以提供较丰厚的资本利得,但无固定收入。另外,获利 能力还受投资者的资金情况、投资技巧、宏观经济形势,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1.4.3 可流动性 所谓流动性就是指资产兑现成现金的能力。 如活期存款是一项具有较高流动 性的资产,可随时兑换成现金。房地产投资则是流动性较低的资产。一般来说, 流动性大小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