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 0 前言 . 1 1 路基压实机理 . 1 2 影响压实度的因素 2 2.1 含水量对压实的影响 2 2.2 碾压厚度对压实的影响 2 2.3 碾压遍数对压实的影响 . 3 2.4 碾压方式对压实质量的影响 3 2.5 碾压速度对压实的影响 . 3 2.6 压实机械对压实的影响 . 4 2.7 集料级配对压实的影响 . 4 2.8 地基或下承层强度对压实的影响 . 4 3 压实度检测控制分析 . 5 3.1 试坑的影响 5 3.1.1 试坑的深度 5 3.1.2 试坑的形状 5 3.2 灌砂的时间,含水量的选取 . 5 4 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 . 6 4.1 路基填土的选择 6 4.
2、2 土的含水量控制 6 4.3 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6 4.4 碾压过程的控制 6 5 压实工作组织 . 7 6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 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因素及压实质量控制 摘要:摘要: 路基施工会破坏自然土体的自然形状,使土质结构变得松懈,土颗粒重新组合。为使 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必需予以压实,以提高其密实水平。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组合, 彼此挤紧,从而使土的单位质量提高,最终增加强度,到达构成密实全体的目的。压实度是检 验路基稳定性的标准之一。 关键字:公路 路基 压实度 质量控制 0 前言 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路基的稳定性问题一直困绕着施工质量。路
3、基稳定性 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行车的安全与舒适。 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 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依靠合理的设计来减弱和克服,人为因素主要 是从规范施工过程中来克服。所以说控制好路基的压实度是关键。 如何达到施工 压实标准,克服由于压实原因带来的路基不均匀沉降,是公路工程施工中急待解 决的重要问题。在现场施工中,压实度是工程好坏的评价标准,压实度细节问题 始终贯穿其中,在生产中往往被忽视。造成压实度不足,为了更好的理论联系实 际,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本论文就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 和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1 路基压实机理 不同的土质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可能
4、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特殊路段加 强检测,提高试验频率,遵循规范的要求,取得了很好效果,通常情况下对路基 进行碾压时,产生的物理现象有:使大小块重新排列,和互相靠近。使单个土颗 粒重新排列和互相靠近,使小颗粒进入大的颗粒中,多种路基结构层材料通常主 要是由各种不同粒径的单位粒径组成的。在碾压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现象是大小 块重新排列,互相靠近和小颗粒进入大颗粒的空隙中,产生这些不同物理现象的 结果是增加单位体积内固体颗粒的数量,减少空隙率,这个过程称做压实。 运用环刀法、 灌砂法居多, 环刀法适应砂土, 路基填筑中广泛运用此类方法, 灌砂法适用于粒径较大的填土材料。 但无论用何种方法, 其理论依据都
5、大同小异, 都是以路基施工压实土的干密度(即检测的干密度成果)与试验室标准击实所得 2 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来确定路基的压实程度的,以百分率表示。 压实度用 K 表示,它的理论计算公式为: K = ddmax K: 压实度(%) d: 所检测路段压实土的干密度(g/cm 3) dmax: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g/cm 3) 从上式我们可以看出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dmax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路 基检测压实度的试验结果,它能真实地反映路基压实程度。 2 影响压实度的因素 2.1 含水量对压实的影响 压实的机理是通过锤击或碾压克服土颗粒间的内摩擦力和黏结力, 使土颗粒 产生位移并互相靠近。土的内摩
6、阻力和粘结力是随着密实度而增加的,土的含水 量小时,土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大,压实到一定程度后,某一压实力不能克服土颗 粒间的抗力, 压实所得的干密度小。 当含水量增加时, 水在土颗粒间起润滑作用, 使土的内摩阻力减小,因此,同样的压实功可以得到较大的干密度。在这个过程 中,单位土体积中空气的体积逐渐减小,而固体体积和水的体积逐渐增加,当土 的含水量达到某一限度后,虽然内摩阻力还在减小,但单位土体中空气的体积已 压缩到最小限度,而水的体积不断增加,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在同一压实 功下,土的干密度反而逐渐减小,土只有在某一含水量下,才能压实到最大干密 度, 这个含水量称为最佳含水量。 因此, 在现场施工中, 细粒土以及天然沙砾土、 级配碎石、 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稳定土等多种路基材料都有在一定的含水量条件下 才能压实到最大的干密度。若含水量小,要想达到较大的干密度非常困难;若含 水量过大,不但不能得到较大的干密度,而且还会出现“弹簧现象” 。 2.2 碾压厚度对压实的影响 压实厚度对压实效果具有明显影响。相同压实条件下(土质、湿度与功能不 变) ,由实测土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