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x 市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建设住宅小区体育设施建设与居民健身状况研究与居民健身状况研究 “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切实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是我国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内的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和体育 健身设施建设,是关系到引导小区中每个成员选择健身手段、方法和效果的重要 因素。 以社区为重点的城市体育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 体育是构筑社区、单位、家庭共同发展的全民健身新格局的关键,是把两个文明 建设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住宅小区体育设施作为社区体育的重要载体,作为 实现 “运动就在家门口” 的保证, 其规划和建设直接影响着全民健身计划的
2、实施。 因此,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是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是 保护体育活动经常化、生活化的需要。 商品房住宅小区已成为现在和未来社区的主流形式, 也是未来城市居民的主 要居住场所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从 20 世纪末开始,福利 分房的取消,货币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商品住宅小区的发展。为 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开发商对商品住宅小区的开发理念也越来越紧密结合现代 社会消费群体的需求。有专家认为,21 世纪人类最主要的消费就是健康消费, 体育运动已成为人类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必需。现代人购房不仅仅考虑小 区周边环境、交通便利、房屋结构、价格因素,还把
3、小区内的体育配套设施作为 自己选择购房的重要条件之一,据 2006 年的中国体育报报道,70%以上的 房产广告都以体育配套设施作为重点卖点之一。 随着商品住宅小区的发展, 小区内的体育配套设施建设和居民的健身状况已 成为社会体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将反映 xx 市商品住宅小区内的体 育配套设施建设和居民运动健身状况, 从而为未来小区的体育配套设施建设和积 极地引导小区居民进行运动健身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文研究的住宅指的是 xx 市市区的商品房住宅小区。选取 xx 市 12 家大、 中型商品住宅小区。这些住宅小区建设较完备,可代表 xx 市现在和未来小区的
4、 发展趋势。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在网上,书刊收集相关资料,并总结分析。检索查阅了 有关体育教育实习与紧张心理研究论文和专著。 1.2.2 问卷调查法:由物业管理部门协助,对小区居民发放问卷 500 份,回 收 486 份,回收率为 97.2%,有效问卷 442 份,有效率为 88.4%。 1.2.3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1.2.4 走访观察法:直接与居民住宅小区的开发商、物业管理人员和业主进 行访谈,并直接进行现场实地考察核对。对部分房产开发商进行电话访谈。 2 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住宅小区体育配套设施的调查 2.1.1 住宅小区内
5、体育设施的配备情况 商品住宅小区内的体育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在体育设施建设的形式上有 的小区以会所作为主要的健身场所,有的小区除会所外还配备室外运动场地,有 的小区除内部配套体育设施外,还临某学校或体育馆,这虽不属于小区的运动场 地,但邻近小区,可为居民健身提供便利。 在调查的 12 个住宅小区中,共有小区体育设施:篮球场 6 片,网球场 3 片, 门球场 1 个,羽毛球场地 12 片,健身房 1 个,乒乓球室 2 个,12 个住宅小区都 有活动室(棋、牌)。40%左右的小区内设有数量不等的大众健身器材。 与发达城市的小区体育配套设施相比,xx 现有的差距很大。据了解,xx 几 个规模较大
6、的住宅小区,在开始规划时都有配套的体育设施,后都因经费等问题 而未建或改建。如新和香江城等。 从图 1 可以看出,小区居民对小区内体育配套设施的满意程度。只有 21.7% 的居民表示满意,44.9%的居民表示一般满意,33.4%的居民表示不满意,需再 添置。 图1 住宅居民对体育配套设施满意程度 满意, 21.70% 一般满意, 44.90% 不满意, 33.40% 2.1.2 关于商品住宅小区体育设施的日常使用情况 根据对小区物管部门的走访和现场实地调查, 大多数居民小区的体育设施均 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特别是室外活动场地。由于城市居民大多有清晨和晚饭后 出外活动、散步的习惯,这一时段的体育设施利用率最高,尤其是近年来在各小 区增建或新建的一些老年器械健身设施,有时甚至供不应求。 这一方面说明人们 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 另一方面也说明小区体育设施的不足。 另外, 设施的老化、 场地的不平整、缺乏管理与维护等也是小区体育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重要原 因。 由场地管理员协助,粗略统计了小区内体育设施的日常使用情况,随机抽取 周三白天、周六白天和周二晚间(6: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