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 摘 要. 1 关键词. 1 1 加工原理误差. 2 1.1 采用近似的加工运动造成的误差. 2 1.2 采用近似的刀具轮廓造成的误差2 2 机床的几何误差. 2 2.1 主轴回转误差. 2 2.2 导轨误差. 3 2.3 传动链误差. 3 3 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及磨损. 3 4 定位误差. 4 4.1基准不重合误差. 4 4.2 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4 5 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4 5.1 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 5.2 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5 5.3 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5 6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产生的误差. 6 6.1 基本概念. 6 6.
2、2 工件刚度不足受力变形. 6 6.3 刀具刚度不足受力变形. 6 6.4 机床部件刚度不足受力变形. 6 6.5 工艺系统刚度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6 6.6 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途径. 7 7 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误差. 7 7.1内应力产生的原因. 7 7.2 减小或消除内应力的措施. 8 8 调整误差. 8 9 测量误差. 8 10 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措施. 8 10.1 减少原始误差. 8 10.2 误差补偿法. 9 10.3 分化或均化原始误差. 9 10.4 转移原始误差.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11 第 1 页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因素分析影响机械加工精度因素分析 摘 要:在
3、机械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是机械加工质量的核心部分,往往有很多因素影响工件 的最终加工质量,文章介绍了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几个重要因素。在诸多误差因素中,机床的几 何误差、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和受热变形占有突出的地位,通过懂得这些误差因素是如何影响加 工误差的,可以使工件的加工达到质量要求。 关键词:加工精度;误差;工艺系统 第 2 页 1 加工原理误差 加工过程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方法,近似的传动或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 加工误差。 1.1 采用近似的加工运动造成的误差 在许多场合,为了得到要求的工件表面,必须在工件或刀具的运动之间建立一定 的联系。从理论上讲,应采用完全准确的运动联系。但是采用理
4、论上完全准确的加工 原理有时使机床或夹具极为复杂,致使制造困难,反而难以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有时 甚至是不可能做到。如在车削或磨削模数螺纹时,由于其导程t=m,式中有这个无理 因子,在用配换齿轮来得到导程数值时,就存在原理误差。 1.2 采用近似的刀具轮廓造成的误差 用成形刀具加工复杂的曲面时,要使刀具刃口做得完全符合理论曲线的轮廓,有 时非常困难,往往采用圆弧、直线等简单近似的线型代替理论曲线。如用滚刀滚切渐 开线齿轮时,为了滚刀的制造方便,多用阿基米德基本蜗杆或法向直廓基本蜗杆来代 替渐开线基本蜗杆,从而产生了加工原理误差。 2 机床的几何误差 加工中刀具相对于工件的成形运动一般都是通过机
5、床完成的,因此,工件的加 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精度。机床制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 有: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 2.1 主轴回转误差 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各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第 3 页 产生主轴径向回转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主轴几段轴颈的同轴度误差、轴承本身的各 种误差、轴承之间的同轴度误差、主轴绕度等。适当提高主轴及箱体的制造精度, 选用高精度的轴承,提高主轴部件的装配精度,对高速主轴部件进行平衡,对滚动 轴承进行预紧等,均可提高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 2.2 导轨误差 导轨是机床上确定各机床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基准,也是机床运动的基准。除
6、 了导轨本身的制造误差外,导轨的不均匀磨损和安装质量,也使造成导轨误差的重 要因素。导轨磨损是机床精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传动链误差 传动链的传动误差是指内联系的传动链中首末两端传动元件之间相对运动的误 差。传动误差是由传动链中各组成环节的制造和装配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磨损 所引起。 3 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及磨损 刀具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随刀具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刀具(如车刀、镗刀 及铣刀等)的制造误差,对加工精度没有直接的影响;定尺寸刀具(如钻头、铰刀、拉刀 及槽铣刀等)的尺寸误差,直接影响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成形刀具(成形刀、成形铣 刀以及齿轮滚刀等)的误差,主要影响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而刀具的磨损会直接影 响刀具相对被加工表面的位置,造成被加工零件的尺寸误差,夹具的作用是使工件相 对于刀具和机床具有正确的位置,因此夹具的制造误差对工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位 置精度)有很大影响。夹具的制造误差由定位误差、夹紧误差、夹具的安装误差、导 引误差、分度误差以及夹具的磨损组成。夹具的磨损会引起工件的定位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