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天然维生素天然维生素 E和合成维生素和合成维生素 E的的 药用差别药用差别 学 生 * 指导教师 * 专 业 08 生物制药 学 号 时 间 2011-3 天然维生素 E 和合成维生素 E 的药用差别 摘要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为维生素的发展、维生素的作用,主要说明了天然维生素 E 和合成 维生素的药用差别,天然维生素 E 和合成维生素 E 的实际应用以及维生素的服用等。 关键词 维生素发展 差异 维生素 E 服用 维生素是人体代谢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 人体犹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 不断地 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 其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
2、切关系。 酶要产生活性, 必须有辅酶参加。 已知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 因此, 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 谢的重要物质。 可以认为, 最好的维生素是以 “生物活性物质” 的形式, 存在于人体组织中。 说起维生素 E, 相信大家一定并不陌生。 在生活中中老年人常常服用维生素 E 延缓衰老, 女性则喜欢选择添加了维生素 E 的化妆品美容嫩肤。 然而, 对于维生素 E 在防病治病方面的 作用,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服用维生素 E,我们却知之甚少。种类繁多的维生素营养补充剂 价格相差很大。标明“天然”二字的常常价格昂贵,相对较便宜的,有的标出“人工合成” , 有的却未加任何说明。
3、“天然”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能够合成某一 种维生素, 这就说明对此种维生素的研究已经比较的透彻, 不管是其结构和功能都有了比较 清晰的认识。因此,合成维生素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研究的进步。 1 维生素的发展 维生素的发现是 20 世纪的伟大发现之一。1897 年,C.艾克曼在爪哇发现只吃精磨的白 米即可患脚气病, 未经碾磨的糙米能治疗这种病。 并发现可治脚气病的物质能用水或酒精提 取,当时称这种物质为“水溶性 B” 。1906 年证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无机盐和水以外的“辅助因素” ,其量很小,但为动物生长所必需。1911 年 C.丰克鉴定出在 糙米中能
4、对抗脚气病的物质是胺类(一类含氮的化合物) ,它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所以建 议命名为“ Vitamine” 。即 Vital(生命的)amine(胺),中文意思为“生命胺” 。以后陆 续发现许多维生素,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生理功能不同;也发现许多维生素根本不含胺, 不 含氮,但丰克的命名延续使用下来了,只是将最后字母“e”去掉。最初发现的维生素 B 后来 证实为维生素 B 复合体,经提纯分离发现,是几种物质, 只是性质和在食品中的分布类似, 且 多数为辅酶。有的供给量须彼此平衡,如维生素 B1、B2 和 PP,否则可影响生理作用。维生素 B 复合体包括:泛酸、烟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 B1
5、(硫胺素) 、维生素 B2(核黄素) 、 吡哆醇(维生素 B6)和氰钴胺(维生素 B12) 。有人也将胆碱、肌醇、对氨基苯酸(对氨基 苯甲酸) 、肉毒碱、硫辛酸包括在 B 复合体内。自从 1933 年,人类成功合成了维生素 C,合 成的维生素 C 就同天然的维生素 C 同时应用于人体, 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在消化 吸收和功能上没有发现有任何的区别。 在长时间的应用和实验观察中都发现: 合成的维生素 C 和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 C 在生物利用率上是相同的。因此,食物中供给不足时,完全可以 利用合成维生素 C 来补充。维生素 B1 也同维生素 C 的性质一样,合成和天然的维生素 B1 作用
6、上没有区别。而无论是天然还是化学合成的维生素 B2,其理化性质都是完全相同的。 而叶酸的表现则完全不同,食物叶酸与合成的叶酸补充剂在生物利用度上是不同的。合 成叶酸的利用率更高, 是食物中叶酸的 1.7 倍。 因此在计算叶酸摄入量时是食物中的叶酸加 上 1.7叶酸补充剂。 2 天然维生素 E 跟合成维生素 E 的不同 合成的维生素 E 的生物活性就比天然的低。食物中的维生素 E 仅有一个异构体,而合成 的维生素 E 有 8 种异构体混合,其相对活性为天然维生素 E 的 74%。合成的维生素 E 醋酸酯 由于分子量的差异,其生物利用率降低为 67%。 因此,对于维生素的实际应用,不应简单以天然和非天然来判断好坏,或许营养素的天 然提纯成本会高一些,但是这不是其好坏的理由。只能说一点,如果你经济不是问题,吃贵 一点的东西也就无所谓了。 天然维生素 E 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和营养增补剂, 不含任何有机溶剂及金属离子等不 明成分。特别适合用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方面,以改善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