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船舶辅助机械的 PLC 控制系统设计 学 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 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起迄日期:2007 年 12 月 15 号至 2008 年 03 月 06 日 2008 年 3 月 6 日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引言引言 船舶辅助机械是保证船舶正常航行的重要设备,它种类繁多,各有其工作特性,通过电子、电 器组成了若干个自动控制系统。比如辅助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船舶起货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各种 泵的自动切换,制冷设备的自动控制等。而目前许多船舶上的辅助机械的自动控制系统都是以继电 器接
2、触器为主要控制元件, 鉴于如下因素有必要采用 PLC 技术来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技术。 1-2 继电器控制逻辑采用硬接线逻辑,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及延时继电器的滞后动 作等组合成控制逻辑,其接线多而复杂、体积大、功耗大、故障率高,一旦系统构成后,想再改变 或增加功能都很困难。另外,继电器触点数目有限,每个只有 48 对触点。因此灵活性和扩展性很 差。而 PLC 采用存储逻辑,其控制逻辑以程序方式存储在内存中,要改变控制逻辑,只需改变程序 即可,故称为“软接线”。因此灵活性和扩展性都很好。 3 电源接通时,继电器控制线路中各继电器同时都处于受控状态,即该吸合的都应吸合,不该吸
3、合的都因受某种条件限制不能吸合,它属于并行工作方式。而 PLC 的控制逻辑中,各内部器件都处 于周期性循环扫描过程中,属于串行工作方式。继电器控制逻辑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触点,连线也多。 触点开闭时会受到电弧的损坏,并有机械磨损,寿命短,因此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差。而 PLC 采用微 电子技术,大量的开关动作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来完成,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高。PLC 还配 有自检和监督功能,能检查出自身的故障,并随时显示给操作人员,还能动态地监视控制程序的执 行情况,为现场调试和维护提供了方便。 继电器控制逻辑依靠触点的机械动作实现控制, 工作频率低, 触点的开闭动作一般在几十 ms 数 量级。另外
4、,机械触点还会出现抖动问题。而 PLC 是由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属于 无触点控制,速度极快,一般一条用户指令的执行时间在哪数量级,且不会出现抖动。 继电器控制逻辑利用时间继电器进行时间控制。一般来说,时间继电器存在定时精度不高,定 时范围窄,且易受环境湿度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调整时间困难等问题。PLC 使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做 定时器,时基脉冲由晶体振荡器产生,精度相当高,且定时时间不受环境的影响,定时范围一般从 0.0015 到若干天或更长。用户可根据需要在程序中设置定时值,然后由软件来控制定时时间。 使用继电器控制逻辑完成一项控制工程,其设计、施工、调试必须依次进行,周期长,而且修
5、 改困难。工程越大,这一点就越突出。而用 PLC 完成一项控制工程,在系统设计完成以后,现场施 工和控制逻辑的设计(包括梯形图设计)可以同时进行,周期短,且调试和修改都很方便。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可知,PLC 在性能上比继电器控制逻辑优异,特别是可靠性高、通用性 强、设计施工周期短、调试修改方便,而且体积小、功耗低、使用维护方便。但在很小的系统中使 用时,价格要高于继电器系统,这可从维修费用减少中得到补偿。因此,研究基于 PLC 技术的船舶 辅助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很有必要。 4-6 可编程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集成化的综合了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工业控制产品,
6、 完全具备微机的逻辑运算、数据处理和传输等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的流水线、自动化 控制系统以及远洋船舶的电站、信号报警系统和拖动控制系统中。在目前的船舶建造中,利用这种数 字控制技术正在全部或部分取代传统的模拟控制电路板或简单的数字电路板,通过 PLC 可以将设备 和机控室及驾驶台紧密地连接起来,使船舶具有明显的数字化特征,船员可从上层控制台进行检测、 读数、打开阀门加油加水、操纵船舶航行等业务。船舶操作简便易行,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诞生于 1969 年,是由当时美国数字设备公司为通用汽车公司研制 开发并成功应用于汽车生产线上的。设想通过编程的方式使用程序逻辑代替原有的继电器硬接线逻 辑,以适应由于汽车改型而引起的流水线上的继电器和开关重新布置的需要,减少装置和维修工作 量。有效地减少了继电器的重新设计和安装。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 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使其功能日益增强,更新换代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