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 题 目: 中医美容的发展趋势 专 业: 医疗美容技术 班 级: 医美(0916 班)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内容摘要 现代中医美容是脱胎于传统中医美的新兴学科,具有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整体观念、辨 证求美、方法多样、安全有效、融入生活、简便易行等诸多特点。经过近代几十年的发展, 融 合了现代科技的中医美容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 学科地位不断提高。中医美容注重整体,将容颜与脏腑、经络、气血紧密连结,中药内服、 外敷、针灸、推拿、气功及食疗等手段均体现出动中求美的观点,使精气畅通,并且简便易 行、安全可靠,作用广泛而持久。所
2、以在现在的社会和不久的未来,中医美容会被大家更广 泛的接受! 关键词关键词 现代中医美容 发展状况 注重整体 广泛而持久 目 录 内容摘要 1 一、中医美容的概述 1 二、中医美容的原理 1 三、中医美容的功效 2 四、现代中医美容的发展趋势 2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 2 (二)适应时代潮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3 (三)注重学术研究,人才水平不断提高 4 小结 5 参考文献 5 中医美容的发展趋势 一、中医美容概述 中医美容是附属于中医药学,并随中医药学的发展而发展,故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黄 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源头,它也为中医美容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中 医各基础
3、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发展,为中医美容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所 提供的美学思想,也使中医美容学具备美学理论的基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底蕴,使我 国构建的美学理论体系极富特色,将对世界美学做出贡献。中医美容学中的美容是取其广义。 中医美容是以健康为基础的美容,它是根据健康的标准和美学的标准对人的外形和内在的精 神面貌、气质风度等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美容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美容仅指颜面 五官或颈部以上的美化和修饰;广义美容则包括颜面、须发、躯体、四肢以及心灵等全身心 的美化。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颜面五官、须发爪甲,只是整体的一部分,故要得 到局部的美,必先求整体的阴阳平衡
4、、脏腑安定、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中医美容注重整体 的调理,因此,美容效果持久、稳定。 二、中医美容的原理 (一)滋润五脏、补养气血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通过经脉、气血、津液与人体皮肤、五官、须发、四肢九窍构成一 有机体,五脏六腑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到机体的健康和面容的容枯。五脏通过经脉、络脉、 阳气阴血及津液的运动而散布体表以滋补、滋养皮肤,抗御外邪侵袭,从而保持面部色红润、肌 肉丰满、皮肤毛发润泽等。所以五脏六腑强盛是体态健康美丽的保证,气血充盈是体态健康 美丽润泽容貌不枯。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气血旺盛表现 在面的物质基础。故中医疗法非常重视脏腑、气血在美容中的作用
5、, 通过润五脏补益气血使身 体健壮、容颜长驻。 (二)疏通经络, 活血行瘀 经络广布于人体,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维持人体正 常生理活动的微物质都是通过经络系统运送到全身每个部位的。只有经络保持通畅,气血运 行无阻,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容润的肌肤。若经络不通, 气血运行不畅,必致停而为瘀,皮肤 肌肉得不到气血濡养则面色无华, 甚至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生而影响美容, 故中医疗法中均要 遵循疏通经络, 活血行瘀的原则,以求得较好的美容效果。 (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 自然界中你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在正常情况下不致危害人本、但当气候异 常变化或人体下气不足,抵抗力下降等情况时,六气即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为病。此 时的六气称为“六淫“,“六淫“是外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对于美容而言, “六淫“中危害最甚 的当责之于风邪、热邪、因为风邪常为外邪致病之先导,而颜面、须发、眼目等均暴露于外, 这些部位最易受风邪的侵袭而致病,而热邪最易与风邪依附而侵袭人体经络影响人体气血运 1 行,同时热极容易化毒入血,使血份热炽,导致许多损容疾病的发生,因祛风清热,凉血解 毒是中医美容疗法的另一个主要治则。 (四)消肿散结,燥湿止痒 损容的某些疾病如痤疮、酒渣鼻等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