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桥设计开题报告大桥设计开题报告 本次毕业设计是对已建桥梁进行结构上的结构, 通过采用与原设计相区别的 设计方案,一来,锻炼我们对设计资料的分析能力和既有桥型优缺点和掣肘的熟 悉与掌握。设计课题本身包含文献查询和简要表达,设计资料的汇总和相关规范 的适用,完成桥梁设计流程通用的桥型必选、结构布置和细部设计以及结构参数 计算和服役能力验算等环节,实现课本知识、口头表达和理论分析的结合,集中 锻炼我们在桥梁设计中的电算能力。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意义 自改革开放后,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并在适应 快速变化的交通需求中淘汰了大量不合理的桥型和部分受过去施工手段所迫构
2、想的有缺陷的桥型,实现了桥梁设计工作者全体基因的强化。但是,桥梁建设整 体的工业成果相较发达国家依然之后, 同时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对公路运输和铁路 运输的要求,其中公路运输作为通达性良好,衔接其他交通形式的重要组成,与 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就对公路桥梁对本地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公 路桥梁,尤其是城市主干线路上的跨线、跨河桥梁,直面以下几大问题: a、 主干线路本身服务于城市建设,但数量有限,通达性一般,选择桥 位桥型应有利于发展附近的路网体系; b、 高等级公路数量少,在城市扩展中,新老城区间的道路往往面临扩 宽,此时桥梁应满足此后的实际服役交通流量的要求; c、 过境车流车型复杂,桥
3、面构造需要采用高标准。 同时采用高标准和新思路进行桥梁设计也就意味了对施工组织和材料工艺 的进一步研究,我国虽然整体交通工业上紧跟国民经济发展而四处开花,但 与发达国家历来重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历程相比, 我国的设计施工水准 往往稍逊一筹而在国际竞标时缺乏竞争力。 因此对既有桥型的解构和再设计 成为了能锻炼设计人员基础技能和发展设计理论的实践场所。 二、工程背景 2.1 现桥位设桥的必要性 本设计中金角大桥的设置是为了连接浙江省兰溪市城西区的两大主要 片区兰江西岸兰江片和兰江东岸云山片, 大桥的服役能力不仅关乎兰溪 市经济发展能否克服中心城区被兰江分割而引起的交通不畅, 更影响着未来 经济发
4、展需要的投资环境和新城区发育。为此,尚有黄湓大桥和兰江大桥承 担起上述任务。金角大桥的设置不仅缓解了前二者的交通压力,也是为了集 中解决因前面工程对市区交通导向的影响, 致使云山片和兰江片间道路运输 的滞后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不平衡。 金角大桥的正常服役意味着内环线路 的自我增强和对城区北部扩展吸引投资能力的补足。 2.2 金角大桥具体设置的目的 金角大桥主要面临交通压力的挑战, 在跨越近几百米的水面同时因为本 身衔接对象为城市主干道,有考虑潮汐车流的需要,应体现变桥宽的布置, 也包含了对兰江这条径流的洪水预防。在减小结构振动响应,改善了行车条 件的同时,大桥设计还应注意减少江面区域的桥墩布置
5、,增大过水断面。在 外观设计方面,为体现城区发展求变化求突破的风气,需要大胆的现代布局 和避免单一的截面设置。同时,金角大桥布置的先进性将有力地促进旧城区 基础设施整治和新城区。 综合以上各要素选择合理方案并在结构计算中细化, 使其满足以上要求和自身对桥梁建设领域技术和工程经验推广, 这就是本项 目设计所包含的内在含义。 三、设计资料收集和整理 3.1 工程地点和范围 3.2 工程地质概况(场地稳定性和抗震设防) 3.3 设计依据 a、主要设计资料 b、设计规范 1) 、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CJJ1193) 2) 、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CJJ77-98) 3) 、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6、 (JTG D60-2004) 4)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5) 、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 J0412004) 6) 、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7)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8) 、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 J02485) 9) 、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 J00489) 10) 、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 3.4 技术标准 3.5 设计原则 桥梁设计通用设计原则为“”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上满足功能要求,细节上强调引入新技术工艺,经济型和美观较好地体 现了桥梁设计的学科交叉性,经济型要求控制总体投资的规模,保证其在基 础设施建设中的代表性。外形美观由之前的分析可知强调符合现代审美,强 调人本,对服务群体交通压力的变化,做到游刃有余,不发生严重的交通堵 塞,保证其在城市美化中的基础作用。 适用性的要求分为两部分,一是桥跨结构车辆行驶安全、快捷的交通功 能,二是注重支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