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报告 题目: 我国商业银行 银行卡业务的现状及风险分析 系 : 经济系 班级: 金融 xx 班 姓名: xx 学号: xxxxxxxxx 指导教师签字: 2013 年年 12 月月 16 日日 目 录 1 文献综述.1 1.1 国内文献综述1 1.2 国外文献综述.2 2 课题背景及开展研究的意义2 2.1 课题背景2 2.2 开展研究的意义.3 2.2.1 理论意义 .3 2.2.2 实际意义 .3 3 研究内容、方法及预期目的.4 3.1 研究内容4 3.2 研究方法及预期目.4 4 进度安排5 参考文献6 指导教师意见7 1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文献综述
2、 刘春雷(2013)认为银行卡的使用在方便持卡人的同时, 却也面临诸多风险和 监管挑战。 银行卡以银行结算账户为依托, 伴随新型支付工具的普及, 伪卡欺诈、 信用卡套现、虚假申请、ATM 资金诈骗、短信和电话转账等方面的案件与日俱增, 犯罪手段不断向高科技、专业化、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对银行和持卡人的资金 安全造成威胁,也影响了银行卡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银行卡交易主体在银行卡 发行、使用、结算的诸多环节,都可能产生银行卡风险问题。 刘健(2011)等人认为随着全球经济金融的迅猛发展, 中国银行业发卡量大幅 上升,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发卡银行业机构面临现实和潜在的风险。 朱丽霞(2008)随着我国加
3、入,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传统的银行业务越 来越受到冲击,以银行卡业务为代表的中间业务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 金融环境。 因此研究银行卡业务的发展问题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 义。主要从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现状出发,具体分析了银行卡业务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阿拉腾高娃(2013)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卡业务迅猛发展,基于银行卡 的风险事件和犯罪行为也逐渐增多,影响着银行卡业务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银 行卡业务风险成因,从 10 个方面提出了银行卡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姚先霞(2005)认为银行卡作为特殊的金融商品和现代化的金融工具,已成 为当今国际上流行的、先进的结算
4、手段、支付工具和消费手段:按照金融市场的 基本规律,人均年收人达到 2000 一 5000 美元时,银行卡产业将处于快速增长时 期。在发达国家,由于市场发育、受理环境、持卡人用卡意识等已步人相当成熟 的阶段,银行卡不仅成为重要的金融支付产品,而且极大地促进了银行的产品与 业务创新,成为银行业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花旗银行信用卡业务收益占纯 利润总额的 1/3。在我国银行卡出现只不过 20 年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差 距还很大,加人世贸组织之后,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 提高银行卡产业的整体水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2 陈星(2008)认为银行卡业务是商业银行
5、重要的中间业务之一,也是我国加 人,后国内外同业积极拼抢的业务焦点。 它与传统金融业务的一个明显不同,就在 于其他金融产品只涉及到消费者和供给者双方的关系,而银行卡业务涉及到持卡 人、发卡方、商户、收单行和银行卡组织 个产业参与主体。他们通过银行卡业 务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关系,共同构成了银行卡业务中发卡端和收单端两个市 场。 欧阳卫民(2009)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我国银行卡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 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如今,银行卡已成为我 国居民个人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载体和 个人金融业务综介平台,成为中国支付工具体系占比越来越大的部分。总结我国 银行卡市场特点、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银行卡市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 要。 1.2 国外文献综述 Rysman(2005)认为消费者对银行卡的需求不仅取决于银行卡的费用,还 取决于受理银行卡付款的商户的规模。 彼得 S.罗斯(2004)认为,信用卡为持卡人提供了便捷和循环信贷额度, 是未来支付形式的发展趋势。经过较为系统的研究表明,只有发卡规模较大的银 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