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小学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对学生学习动 机及学习效果的影响 专 业:小学教育 学 科:教育学 学 生: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目的: 1、了解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怎样的影响,在这样的动 机下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哪些影响。 我们在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发时应 当遵循“积极鼓励胜于消极制裁的原则” 。 2、根据维持学生的最佳学习动机原理,教会教师如何适时恰当的使用鼓 励性语言,从而维持最佳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因为我研究的是小学生,所以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年龄特点再结 合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策略
2、,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意义:意义: 1、因为小学生主要处在(612 岁) ,具有未完成性和可塑性,因此作为 小学教师的我们责任更大,担子更重,我们更应该做好这个陪伴者和引路人, 所以对“小学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对学生学习动机及学习效果的影响”的研究 是必要而且有意义的。 2、既然我要研究的是语言的作用,而语言也可以按方向分为正向和负向 两种,而我研究的是正向中的鼓励性语言的作用,经过许多教师的亲身实践发 现鼓励性语言对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但什么时候使用怎样去使用一直是困扰在许多教师心中的一个困惑,而 本人就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浅析,希望能有
3、所收获。 3.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 任。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到教育对象,关系到培养人才的千秋大业。可以说语 言表达是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4.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地位特殊性,相 对于教材、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等的研究, 对教师鼓励性语言的研究显得滞后, 到目前为止,有关这方面的专著或研究论文很少。因此,我研究的这项课题研 究富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我国古代研究状况 1.古代教学语言艺术之研究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教学语言以“雅言”为正音,以“辞达”为目的, 以“慎言”为特点,
4、以启发性为追求, 多使用语重心长的口头语等语言形式风格。 孟子则认为,“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后 来学记中更是明确地提出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标准:“其言也,约而 述,微而藏,罕譬而喻。”可见教学语言艺术早为我国古代教育家所重视,并 对此作了深入地研究和精辟的论述。 2.当代对教师的鼓励性语言的研究 有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如何做到适时适度;论课堂教学空间的教师语 言艺术;如何积极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 发;中学课堂教学中鼓励性语言的有效性研究;励语春风花千树浅谈鼓励 性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评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但专门针对
5、小学 教师语言的研究少之又少,鼓励性语言就更少了,但小学生正处在少年期,少 年期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至关重要, 所以对于小学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对学生学 习动机及学习效果的影响是重要且必要的。 (三) 国外研究状况 在国外,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 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 去”。1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见解,是十分深刻的。他 说:“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 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2他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 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1. 国外有
6、关训练教师教学语言的规定的借鉴 比如,美国的一些高等师范院校专设教师教学语言课(有的叫“会话矫正” 课) ,按必修课安排,并通过较严格的考试。在教师语言和评测标准方面,都 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考查教师是否懂得运用教学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使所教的课程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通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优化教 师课堂教学用语。 2. 国外所罗门等人1964年对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 前苏联著 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 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 够运用语言的艺术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药”,就能捕捉到课堂上精彩的生 成。可见国外教育家们也是非常重视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商务印书馆出版.1939 2 韩和鸣.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 社2009 三、拟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一个教育现象引发的思考 1.现象叙述 2.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