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目录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 2 1.1、设计题目 2 1.2、设计任务 2 二、绪论 . 3 三、设计方案简介 . 4 四、填料塔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5 4.1、物料衡算 5 4.2、填料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塔径、塔高) . 7 4.3、填料层高度计算 . 10 4.4、填料压降计算 . 11 五、填料塔内部构件设计 . 12 5.1泵的选择 . 12 5.2.工艺管道的材质选用 12 5.3、液体分布器设计 . 12 5.4、液体再分布器设计 . 15 5.5、支承板的设计 . 16 5.6、压板的选取 . 17 六、壁厚的计算 17 6.1、筒体的设计计算 . 17 6.2、封头设
2、计计算 . 18 6.3、人孔的选取 . 19 七、各接管尺寸的设置 . 19 7.1 进气管直径 19 7.2 出气管直径 19 7.3吸收剂进料管直径 19 7.4吸收剂出料管直径 20 八、设计结果一览表 20 九、主要符号说明 21 十、参考文献 23 十一、设计体会及今后改进意见 . 24 2 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炼油厂中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富气用稳定汽油进行吸收。 试设计一座稳定汽 油吸收富气的填料吸收塔。 1.2、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富气处理量:8.0 万吨年 富气组成: 组成 22 C ON 2 H 4 CH 42H C 62H C 63H C
3、83H C 104H C 125H C 总和 摩尔 组成 0.09 0.30 0.10 0.03 0.10 0.11 0.07 0.15 0.05 1.00 吸收剂组成: 组分 C5H12 C6以上组分 总和 摩尔组成 0.10 0.90 1.00 吸收剂在该塔操作温度下不挥发。 分离要求: C3H6吸收率:95%,CO2、N2、H2不吸收。 操作条件: 平均操作压力:atm10(绝) 平均液气比:min/4.1VL 平均温度:50 工作日:每年 280 天,24 小时连续生产 填料类型:填料规格和类型自选 3 二、绪论二、绪论 课程设计是“分离工程”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
4、用 本门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 在整个教 学计划中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通过课程设计就以下几个 方面要求学生加强训练 1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的能力。 2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 到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想, 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去分 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迅速准确的进行工程计算(包括电算)的能力。 4用简洁文字清晰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塔设备是炼油、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气液传质设备。根据塔 内气液接触部件的形式,可以分为填料塔和板式塔。板式塔属于逐级接触逆
5、流操 作, 填料塔属于微分接触操作。 工业上对塔设备的主要要求: (1) 生产能力大 (2) 分离效率高(3)操作弹性大(4)气体阻力小结构简单、设备取材面广等。 塔型的合理选择是做好塔设备设计的首要环节,选择时应考虑物料的性质、 操作的条件、 塔设备的性能以及塔设备的制造、 安装、 运转和维修等方面的因素。 板式塔的研究起步较早, 具有结构简单、 造价较低、 适应性强、 易于放大等特点。 塔的种类很多,对塔设备进行分类:按操作压力分有加压塔,常压塔,减 压塔;按单元操作分有精馏塔,吸收塔,介吸塔,萃取塔,反应塔,干燥塔等; 按内部结构分有填料塔,板式塔。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还是填料塔和板式
6、 塔。 填料塔由填料、塔内件及筒体构成。填料分规整填料和散装填料两大类。塔 内件有不同形式的液体分布装置、 填料固定装置或填料压紧装置、 填料支承装置、 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及气体分布装置等。与板式塔相比,新型的填料塔性能具有 如下特点: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压力降小、操作弹性大、持液量小等优点。 4 三、三、设计方案简介设计方案简介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对比,选定适 宜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初步确定工艺流程。对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 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稳定汽油吸收炼油厂催化裂化产生的富气,该设计任务是富气年处理量为 8.0 万吨,关键组分丙烯的吸收分率大于等于 95%。采用常规逆流操作流程流 程如附图 1。 首先,据富气处理量及关键组分的吸收分率,求出塔顶尾气的量及塔底吸收 液的量, 吸收剂汽油的进料量, 再据富气及吸收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填料 (种类、 材质、规格) ,该设计选取了直径mmd50的塑料鲍尔环填料,由此求取塔径 1400Dm m及填料层高度12Zm。再由吸收条件5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