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信息网络传输技术水信息网络传输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 2010 年年 1 月月 12 日日学院 级 专业 题目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 目目 录录 1概述. 1 2 .设计依据及框图. 1 2.1 设计平台 2 2.2 用户界面 2 3.各模块功能及软件开发 3 3.1 各模块功能简介 3 3.2 软件开发流程 6 4软件调试分析. 6 5设计心得. 7 参考文献 7 附 录 8 1 基于 UDP 协议的局域网通讯局域网通讯程序程序 1 1概述概述 现代社会是一个计算机网络和 PC 技术空前大发展的时代,各个传统学科都在积极地与 这两个新生事物相融合,以谋求学科的新发展。在此背景下
2、,农业水利专业信息化方向应运 而生, 水信息网络传输技术作为该方向中的课程之一,涉及水利和计算机两个领域,是 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本课程从实用性和先进性出发,系统的介绍了计算机、通信和网络基础 知识,然后对数据通信、网络结构、局域网技术、Internet 网络、网站组建技术、网页制 作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为了加深对于该课程的理解,课程中特别安排了课程设计这一环节。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 设计题目是编写一个简单的基于局域网的聊天程序, 使分布在局域 网内的两台计算机可以实现实时通信,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程序很简单,只有短短的几 十行,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它已经具备了现在流行
3、聊天程序的大体框架和设计思想。 整个程序采用 Visual Basic 6.0 来实现,由于在水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水信 息网络传输技术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 Visual Basic 编程语言和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相关 知识,所以这次设计也是对前期学习成果的一次“实战检验” 。 2 2 . .设计依据及设计依据及用户界面用户界面 该设计中所涉及到的网络通信协议主要是 TCP/IP 协议。 TCP/IP 协议是以传输控制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网际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为核心的一组协议。 TCP/IP 协议自 1974 年
4、诞生以来,逐步投入实际网络应用中,在 1980 年被加入 UNIX 内核,1983 年 1 月 1 日又成为 ARPnet(世界最早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广域网络)上唯一的 正式协议。现在已经是国际互联网的标准协议。 TCP/IP 协议采用分组交换通信方式,即两台计算机之间要交换的信息不是作为一个整体进 行传输,而是划分成大小基本相同的数据分组,这样的传输方式可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TCP/IP 协议有三个主要的特点:功能丰富、开放性和普遍性。 2 7.应用层 6.表示层 5.会话层 4.传输层 3.网络层 2.数据链路层 1.物理层 网际接口层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 Telnet、FTP 等进
5、程 TCP、UDP IP、ICMP、 IGMP ARP、RARP 硬件接口 物理层 媒体访问 控制 逻辑链路 控制 IEEE802.1 IEEE802.2 IEEE802.3 IEEE802.4 图-2 TCP/IP 参考模型 2.1 设计平台设计平台 设计中所涉及到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是 Visual Basic,程序开发平台采用 Visual Basic 6.0。序开发平台采用 Visual Basic 6.0。Visual Basic 是早期 Basic 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一种可视化的 Windows 平台上的程序开发工具。最早的 VB 出现于 1991 年,即 VB 1.0 版本。它
6、标志着 Microsoft 开始将 Basci 语言向可视化编程方向发展,虽然它的功能极其有 限,但却有跨时代的意义。伴随着 Windows 操作平台的不断成熟,VB版本也不断升级。从 1991 年秋季推出 VB 2.0 到 1998 年秋季推出 VB 6.0,短短的几年内 VB有了巨大的提高, 也一步步更加完善。 VB 6.0 为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要,提供了三个版本:学习版(Learning) 、专业版 (Professional)和企业版(Enterprise) 。我们主要用的是专业版,专业版包括所有的内部标 准控件以及网络、 表格和数据绑定等控件还包括 ActiveX 控件、 Internet 控件和 Crystal Report Writer 等开发工具,适用于专业开发人员。 2.2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 该程序设计的界面如图-3 所示,风格简洁。 3 图-3 程序设计的界面 3.3.各模块功能及各模块功能及软件开发软件开发 3.1 各模块功能简介各模块功能简介 在该程序的设计中,要使用到以下常用控件,见表-1。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