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 1 章 绪 论 1.11.1 工业机械手概况工业机械手概况 工业机械手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机器,更是人类创造的一项伟大奇迹,其研究、开 发和设计是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的.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是从80年代“七五“科技攻关 开始起步,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七五“,“八五“科技攻关,目前已经基本掌握了机 械手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 术,生产了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喷漆,孤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 人,其中有130多台喷漆机器人在二十余家企业的近30条自动喷漆生产线(站)上 获得规模应用,孤焊机器人已经应用在汽车制造厂的焊装线上。但总的看来,我国
2、的工业机械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距离。如:可靠性低于国 外产品,机械手应用工程起步较晚,应用领域窄,生产线系统技术与国外比有差距。 影响我国机械手发展的关键平台因素就是其软件,硬件和机械结构。目前工业机械 手仍大量应用在制造业,其中汽车工业占第一位(占28.9%),电器制造业第二位 (占16.4%),化工第三位(占11.7%)。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机械手应用占总保有量 百分比为23.4%53%,年产每万辆汽车所拥有的机械手数为(包括整车和零部件): 日本88.0台,德国64.0台,法国32.2台,英国26.9台,美国33.8台,意大利48.0台。 世界工业机械手的数目虽然每年在递
3、增,但市场是波浪式向前发展的。在新世 纪的曙光下人们追求更舒适的工作条件,恶劣危险的劳动环境都需要用机器人代替 人工。随着机器人应用的深化和渗透,工业机械手在汽车行业中还在不断开辟着新 用途。机械手的发展也已经由最初的液压,气压控制开始向人工智能化转变,并且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这项技术将日益完善。 上料机械手与卸料机械手相比,其中上料机械手中的移动式搬运上料机械手适 用于各种棒料,工件的自动搬运及上下料工作。例如铝型材挤压成型铝棒料的搬运 及高温材料的自动上料作业,最大抓取棒料直径达180mm,最大抓握重量可达30公 斤,最大行走距离为1200mm。根据作业要求及载荷情况,机
4、械手各关节运动速度可 调。移动式搬运上料机械手主要由手爪,小臂,大臂,手臂回转机构,小车行走机 构,液压泵站电器控制系统组成,同时具有高温棒料启动疏料装置及用于安全防护 用的光电保护系统。整个机械手及液压系统均集中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结构紧凑。 2 电气控制系统采用OMRON可编程控制器,各种作业的实现可以通过编程实现。 国内外实际使用的多是定位控制的机械手,没有“视觉”和“触觉”反馈。目 前,世界各国正积极研制带有“视觉”和“触觉”的工业机械手,使它能够对所抓 取的工件进行分辨,能选取所需要的工件,并正确的夹持工件,进而精确地在机器 上定位、定向。 为使机械手有“眼睛”去处理方位变化的工件和分
5、辨形状不同的零部件,它由 视觉传感器输入三个视图方向的视觉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形分辨,判别是否是 所要抓取的工件。 为防止握力过大引起物件损坏或握力过小引起物件滑落下来,一般采用两种方 法:一是检测把握物体手臂的变形,以决定适当的握力;另一种是直接检测指部与 物件的滑动位移,来修正握力。 因此,这种机械手就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能: (1)能准确地抓住方位变化的物体; (2)能判断对象的重量; (3)能自动避开障碍物; (4)抓空或抓力不足时能检测出来。 这种具有感知能力并对感知的信息做出反映的工业机械手称之为“智能机械 手”,它是有发展前途的。 现在,工业机械手的使用范围只限于在简单重复的操
6、作方面节省人力,其效用 是代替从事繁重的工作,危险的工作,单调重复的工作,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方面尤 其明显。至于像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之类的费工的工业部分,机械手的应用情况决 不能说是好的。虽然这些工业部门工时不足的问题尖锐,但采用机械手只限于一小 部分工序,其原因是,工业机械手的性能还不能满足这些部门的要求,适于机械手 工作的范围很狭小,这是主要原因。经济性问题当然也很重要,采用机械手来节约 人力从经济上看,不一定总是合算的。然而,利用机械手或类似机械设备节省人力 和实现生产合理化的要求,今后还会持续增长,只要技术方面和价格方面存在的问 题得到解决,机械手的应用必将会飞跃发展。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其研究和开发水平获得了迅猛的发 展并涉及到人类社会生产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工业机械手在生产加工中的广 泛应用。轿车半轴加工上料机械手设计在综合多种机械手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 根据轿车半轴加工的特点提出的,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设计水平和应用价值。 1.21.2 工业机械手的工业机械手的分类分类 3 现在对工业机械手的分类尚无明确标准,一般都从规格和性能两方面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