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篇第一篇 说明书说明书 1 给水设计说明给水设计说明 1.1 城市给水管道概况城市给水管道概况 该建筑给水水源为: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均以城市自来水为供水水源,市政水压为 0.40MPa。在小区东侧及南侧从市政管网各引一根 DN300 和 DN200 的进水管,并在基地内 连成环状管网。 1.2 给水方式给水方式 1.1.11.1.1 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给水系统竖向分区 由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 年版) ) (后简称规范 )3.3.3 知: 应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和(或)水量不足时, 应根据卫生安全、经济节能的原则选用贮水调节
2、和加压供水方案。 由本设计资料,市政给水管道供水压力为 0.40MP,本建筑的高度为 78m,供水压力 远远不能满足建筑的用水要求,故考虑二次加压,分区供水。 给水系统划分的原则: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设备材 料性能, 维护管理条件, 建筑层数和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等, 合理而定。 根据 规范 3 3 5: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 0.45MPa。 2 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 由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2.2: 竖向分区的高度一般以给水系统中最低卫生洁具的最大
3、静水压力值为依 据,住宅一般为 300-350kPa。 考虑到本设计为民用住宅楼,且第 7 层所需水压为 0.32MPa,因此初步拟 定给水系统竖向分区为-1-7 层为低区,8-17 层为中区,18-26 层为高区,其中 中区和高区横干管上设置减压阀。 1.2.2 给水方式 由以上分析,可知-1-7 层为低区,8-17 层为中区,18-26 层为高区。现有 如下两种给水方式,方案比选如下: 表 1-2: 名称 给水方式 优点 缺点 水泵-水 箱供水 由外管网供水至水池,利 用水泵将水池中的水提 升至高位水箱,高区下面 压力过大可设减压阀后 再分送至各用水点 1 停电、 停水时可 延长供水,供水
4、 可靠; 2 供水压力稳定; 3 设备费用低, 运 行管理方便。 1 有水泵震动,噪声 干扰; 2 设置水箱对建筑 物负荷较大, 水箱容 易引起二次污染影 响水质。 变 频 调 速 泵 供 高区由高区变频泵组供 水,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 1 无水箱,可以减 少 二 次 污 染 现 1 水泵投资较高,对 电源要求高; 水方式 供水。该给水方式省去了 高位水箱,能源省。 象。 2 供水可以随时 间变化,水泵的 流 量 由 变 频 控 制,自动改变水 泵的转速,使水 泵经常处于高效 状态,能量损耗 小。 2 需要一套价格较 贵的变频调速控制 装置。 本设计是住宅楼,人们对生活水质有较高要求,而设置屋顶
5、水箱容易引起 二次污染,故选择方案二变频泵供水方式。即低区为-1 至 7 层,由市政管网直 接供低区各卫生器具,8-17 层为中区,18-26 层为高区,其中中区和高区横干管 上设置减压阀,中区和高区用变频泵供水,3 个区均采用下行上给供水方式。 1.3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 由设计资料所给参数,用水定额为 250(L/(人 d)),用水单位数为 546 人, 用水时间为 24h, 小时变化系数 Kh为 2.5, 求得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 136.5m3/d。 1.4 引入管位置的确定引入管位置的确定 根据规范3.5 管道布置和敷设: 3.5.1 小区的室外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网,或与城镇给
6、水管连接成环状 网。环状给水管网与城镇给水管的连接管不宜少于两条。 3.5.2 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应沿区内道路敷设,宜平行于建筑物敷设在人行 道、慢车道或草地下;管道外壁距建筑物外墙的净距不宜小于 1m,且不得影响 建筑物的基础。 3.5.2A 室外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接口不 应重叠;当给水管道敷设在下面时,应设置钢套管,钢套管的两端应采用防水材 料封闭。 3.5.3 室外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 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 0.15m, 行车道下的管线覆土深度不宜小于 0.70m。 综上,本设计给水管网与城镇给水管的连接管为 2 根,间距 18m,由建筑东 侧引入, 设置相对位置见地下一层给水平面图。 同时, 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后称 手册 ) , 给水引入管应有0.003 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 坡向阀门井、 水表井,以便维修时排放存水。 1.51.5给水管道的敷设给水管道的敷设 根据规范 ,结合本设计具体情况给水管道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