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XX煤矿煤矿采区采区贯通测量方案设计贯通测量方案设计 作者姓名:XXX 系 别: 测绘工程系 专业班级: 15 级工程测量技术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7.6.28 2 目目 录录 前言 . 1 1 XX 矿区概况 . 2 1.1 区域构造位置以及特征 2 2 贯通测量概述 . 2 2.1 贯通测量 2 2.2 井巷贯通允许偏差和误差预计参数 3 2.2.1 贯通允许偏差的确定 . 3 2.2.2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 4 3 第一贯通方案 . 7 3.1 贯通测量方法 7 3.2 贯通误差预计 10 3.3 减小误差措施 . 14 4 第二贯通方案 . 14 4.1 贯通测量方法
2、 14 4.1.1 平面控制测量方案: . 14 4.1.2 地下控制测量方案 . 17 4.1.3 矿井联系测量方案 . 17 4.1.4 地面及井下高程控制测量方案 . 19 4.1.5 导入高程方案 . 19 4.2 贯通误差预计 19 4.2.1 地面采用 GPS 布网时的贯通误差. 19 4.2.2 地下控制方案 . 19 5 最优方案的选择 . 23 5.1 在平面控制方面 23 5.2 在井下控制方面 24 6 结论和建议 . 25 致谢 . 26 参考文献 . 27 1 前前 言言 贯通测量,尤其是大型巷道贯通测量是矿山测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贯通工程质量 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
3、个矿井的建设、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了加快矿井的建设速度、缩短 建井周期、保证正常的生产接替和提高矿井产量,经常采用多井口或多头掘进,这样就会 出现两井间或井田的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所以两井间贯通测量就成为了矿井生产中必不 可少的一项工作 4。 近 50 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测绘仪器制 造也得到了长足进展,其高科技产品代表之一就是电子全站仪。全站仪是当前比较流行, 也比较实用的测绘仪器。应用全站仪与传统的科技手段和地质勘探技术理论相结合,在矿 山勘探、设计、开发和生产运营的各个阶段,对矿区地面和地下的空间、资源和环境信息 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利用,将极
4、大地提高资源勘探的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 力物力,使矿区开采更加有效地进行。国际上矿山测量仪器正向着多功能、小型化、数字 化和全自动化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外两巷道贯通理论比较成熟,两巷道间贯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在确定测量方案和方法时,应保证贯通所必须的精度,过高和过低的精度要求都是 不可取得。 2.对完成的测量和计算工作均要有客观的检查,如:进行不少于两次独立测量;计算 由两人分别进行或采取不同得方法,不同计算工具等。 在此,我们做了 XX 煤矿两巷道贯通测量。矿井的顺利贯通加快了了矿井的建设速度, 缩短了建井的周期、保证了正常的生产交替并且提高了矿井的年产量。 . 2 1 XXXX 矿
5、区概况矿区概况 云南省 XX 煤矿位于红河州泸西县与昆明市石林县交界处, 云南省 XX 煤矿始建于 1958 年 9 月,前身是红河州弥勒矿务局。1965 年 4 月,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XX 煤矿属省属 企业,隶属于云南省煤炭工业厅领导。2003 年以来,云南省政府对云南煤炭行业进行重组 整合,XX 煤矿进入“云南煤化工集团东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XX 矿区距昆明市 145 千米、 距石林县城 51 千米、距泸西县城 31 千米。矿区占地面积 39.1 万平方米,交通十分便利。 建设规模为年产原煤 45 万吨。 1.1 区域构造位置以及特征 XX 煤矿位于 17 井田、18 井田,地形复杂
6、,山势陡峻,切割强烈。地形南高北低,南 部基岩裸露,受近东西向白杨沟切割的影响,南部地形陡峻,向北地形逐渐变缓,形成近 南北向的宽阔“V”字型冲沟。煤矿北部大都被第四系坡积物所覆盖,绿草植被发育。矿 区标高为 1877.90m-1185.0m,绝对高差 692.90m,相对高差一般为 200-350m。断层、褶曲 轴向为北东,少数为北西。 受山区气候的影响,矿区内气侯较湿润。最低气温在 1-2 月份,-5-10.3, 极值-34; 最高气温在 7-8 月份, 为 23.4-25.8, 极值 40; 昼夜温差大, 一般为 10。 每年 10 月底开始结冻,冻土深度为 1m,次年三月开始解冻。全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年平均降水量 411.88mm,年平均蒸发量 1590.1mm。风力不大,一般 3-4 级,西北风较多。 2 贯通测量概述贯通测量概述 2.1 贯通测量 采用两个或多个相向或同向的掘进工作面分段掘进巷道,使其按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 彼此结合,叫做巷道贯通。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贯通测量是矿井建设发展的重要一环。